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的对策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的对策研究

吕胜宾

【摘 要】【摘 要】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立足沧州实际,分析了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发展、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形成系统化的大运河工作架构,形成多元共治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机制,形成以文化旅游为引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形成科学完善的大运河文化带管理的沧州模式。 【期刊名称】《科技视界》 【年(卷),期】2019(000)024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带;对策;沧州 ※基金项目: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9187)。

0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 公里, 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肇始于春秋吴王夫差下令开凿邗沟, 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唐宋时极为繁盛, 元代截弯取直, 形成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明代和清前期、中期,京杭大运河成为漕运通道,屡加疏通。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是古代连通京津、东济沧海的瓷器之路、丝绸之路、海盐之路和茶叶之路。 大运河2014 年成功申遗,大运河沧州-衡水段、连镇谢家坝、华家口险工“两点一段”列入其中。2019 年2

月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是新时代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沧州段大运河特色鲜明, 基本保持了十九世纪中期运河最完美的形态, 是京杭运河沿线生态历史、环境生态价值最突出的典范, 保护利用的关键在于运河有水连通, 以大运河沧州段北连京津形成京津冀文化纽带, 还可将雄安新区与通州首都副中心通过运河连接,南接鲁豫,恢复大运河通水通航,形成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文化纽带。

1 主要问题

第一, 大运河2500 多年的历史, 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古镇、古桥、古闸、古塔以及丰富的传说、故事、民俗与艺术, 如何梳理好大运河庞杂而分散的文化资源,弄清文化“家底”,为研究、规划、监测、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石。 第二,大运河河道线长面广,济南到杭州段水量充沛,仍在通航,济南到北京段经常断流,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突出。

第三,如何传承好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与内核,让运河岸绿水清, 让文化遗产在商业化浪潮中不失原真性与整体性。

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第四,如何统筹好沿线县区市的资源与力量,推进大运河立法保护工作,构建起大运河文化带利益共同体。

2 对策

2.1 形成系统化的大运河工作架构

文化带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运河文化的研究力度,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

及其他专业人士,集结各方资源构成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的复合体, 共同推动沧州的运河文化研究工作的发展, 加快推进大运河工作机构和运河发展公司建设, 以便更好完成成果的转化。 近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勘察沧州大运河沿线文物古迹, 普查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实施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工程。 建立健全运河沿线文物保护系统性工作方案,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方案,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二是编制 《沧州市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大运河城市区段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三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交通体系建设、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五项全域性专项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 四是以沧州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为抓手, 加强人财物配套,整合运河沿线县区市专家资源,加强现实问题研究,特别是针对运河线性遗产保护、运河遗产廊道建设、运河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等,开展重点项目攻关。

五是以《运河丛书》编纂为抓手,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编著包括《运河漕运文化》《运河商贸文化》《大运河水工文化》《大运河武术杂技曲艺书法非物质文化》《运河古镇》等相关专著。 拍摄制作《大运河文化故事》的广播、电视节目,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与深远的影响。

六是以继续办好沧州武术节、 吴桥杂技艺术节等活动为抓手, 加强民俗、 非遗等文化内涵和当代创新的研究, 不断提升民众对运河文化的感知度, 以及对传承运河文化的参与度。

2.2 形成多元共治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机制

以大运河河长制为抓手,通过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 提升截污方式建成零

关于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于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的对策研究吕胜宾【摘要】【摘要】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立足沧州实际,分析了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发展、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形成系统化的大运河工作架构,形成多元共治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机制,形成以文化旅游为引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形成科学完善的大运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so60ulke8mpoj7ocb09o8y29wtcx00z1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