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
1、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答:本命题错误。(1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人权高于主权。
答:错误 (2分) (1) 人权问题本质上是一国的内政问题,各国的情况不同,对人权的认识和实施也各有不同,各国内部的问题应该由各国自己解决。(3分) (2) “人权高于主权”的要害是否定国家主权。人权极需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哪来人权。(3分)
(3) “人权高于主权”是西方大国把人权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工具,是某些大国强国对弱国小国以“侵犯人权”之罪,实施他们强权政治的借口。(2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本命题错误。(1分)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说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的领导权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段的肩上。(2分)
(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分)
(3)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且要建立社会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1分) 4、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答:本命题错误。(1分)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3分)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善,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2分)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正确(2分)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分)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3分)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分)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错误(2分) 主要矛盾是指在整个社会矛盾体系中决定和影响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矛盾。(1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分) 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分)由于国际和国内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采取正确态度和方法去解决。但是阶级矛盾已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2分) 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正确 (2分) “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的判断,是相对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这一判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2分)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第一,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分)第二,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2分)第三,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2分)
8、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
答:错误。(3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3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
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3分) 9、我国的改革开放不需要考虑姓社与姓资的问题。
答:错误。(3分)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2分)但是,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分)“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明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2分)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过渡时期
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它不是任何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所必经的阶段,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说从三大改造确定社会主义制度至今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是过渡阶段是指我国从建国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具体指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所以原命题是错误的。
11、财产多少是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错误,应该是看这种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与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无关。第一,要看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其是否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否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否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第二,要看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如果他的财产是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得来的,那么,不管他的财产如何支配和使用,其行为都是违法的,在政治上都是落后的。如果他的财产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得来的,那还要看他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如果他除了把一部分积累的财产用于个人消费外,更多的是用于生产性投资,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回报社会,那他在政治上就是先进的。第三,要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由于个人的能力、水平、资金及各方面的客观条件不同,每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只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给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那么他在政治上就是先进的。 12、“一国两制”就是放弃最终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24、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邓小平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属性做出了新的解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因而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它们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其实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新的认识,从根本上打破了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本前提。
其次,市场经济在总体上比计划经济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显著的优,势,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效率。所以,按照一“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必须抛弃计划经济模式,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不具有制度属性的,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内容。 18、“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2)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3)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联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基点的,是总体小康的进一步发展,是高水平、发展均衡的小康,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中。总体上的小康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有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进一步的目标,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实现的。
21、41、运用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以及自己周围出现的各种矛盾,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谈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意义。
答: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3)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用专政的办法;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用民主的办法。(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以及自己周围出现的各种矛盾(学生自己阐:惹。例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活、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心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等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方针,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重要性(1)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7、贯彻落实和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
答:首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强调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只有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如何,也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最终效果。
其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共产党是领导党、执政党。我们党只有首先抓好了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主体,才能抓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客体。只有我们党驾驭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事务的能力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加有效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去。
最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理论体系,仍然面临如何结合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实际,进一步研究、阐发,不断丰富、完善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如此往复,科学发展观才能为群众所掌握,才能最终掌握群众,也才能在科学指导我国发展建设实践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自身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关键的实践领导者和理论建设者,这个角色,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也正是从这个意义讲,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48、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与理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试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的认识。)
答: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课题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联系实际阐述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任务:
(1)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3)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