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观赏
3.学科课程资源技术要求
微课的制作可按常规作品中微课的技术要求执行,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时,建议采用PPT讲解+批注的方式,时间为5—10分钟,不需要教师头像,录屏软件不限(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
教学课件可以是PPT格式,也可以是flash、authorware等其他格式。
教案、试卷必须是word格式,字体统一用四号宋体。 学校所提供的学科课程资源不能是压缩包格式(通过winrar、winzip等压缩软件压缩的文件格式)。
五、作品资格审定
(一)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二)未在其他省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或发表)的原创作品。
(三)作品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参加活动或获奖资格。
(四)未按要求报送作品的,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 (五)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者承担。
六、评比办法 (一)常规作品
作品的评审工作均在网络活动管理平台上进行。 初评:由各设区市电教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在此基础上选出作品送省进行复评。
复评:由省电教馆组织专家评审组,分项目对各地推荐作品进行评审,按活动要求确定奖项。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由省电教馆组织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专家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评审,经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确认录用后,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共享使用。
七、其它相关要求 (一)常规作品
1.参赛作者及选送作品数量
每件作品的作者限报1人,其中课件、电教论文限报2人。同一作者同一项目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指导教师限报1人,其中电教论文不设指导教师奖。
各设区市选送作品数量:课件限报50件,微课各学科限报20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各学科限报5件,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各组别限报5件,电教论文限报40篇。
2.网上上报要求
①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网络活动平台报送,上报的同时即通过活动网络平台进行公示。作品上报截止日为5月30日,公示截止日为6月20日。
②由于课例类作品采取网络报送方式,上传数据量较大,除微课外其他所有课例类作品将采用分设区市分时段上报(具体安排详见活动网络平台)。
③各设区市须于6月20日前通过网络活动平台完成本辖区参评作品的审核任务并报省电教馆。
3.相关材料上报
参加人员按要求填写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见附表2),将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于5月30日前上报到所在设区市电教馆,各项目的常规作品推荐名单(见附表3,附电子文档,使用Excel制表)由设区市电教馆汇总,并经设区市教育局盖章后报省电教馆。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1.学科课程资源的征集工作以学校为单位,分学科、分教材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版本、分学段、分年级、分上、下册进行。学校上报系列学科课程资源的数量不限,每位教师每一类型作品限报1套,每套系列学科课程资源的作者限报5人,指导教师限报1人(指导教师不能是作者)。学校必须按要求填写《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情况登记表》(见附表4)。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网络活动平台报送,作品上报截止日为6月15日。
2.各设区市电教馆将本辖区学校报送的学科课程资源按类型进行汇总,并填写《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推荐汇总表》(见附表5),经本级教育局盖章后将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推荐汇总表(附电子文档)、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情况登记表于6月20日前报送省电教馆。
八、奖项设置
1.常规作品奖项设置 课件、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电教论文项目按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微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项目按组别和学科分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送省作品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0%、20%、30%,其中微课获奖作品数占送省作品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5%、25%、35%,为获奖教师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省电教馆可根据各项目参赛作品质量和数量情况,决定奖项是否空缺。
2.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奖项设置
被录用的系列学科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单位颁发录用证书。在录用资源的基础上分学段、分类型设立一、二、三等奖,类型②③④设奖比例分别为10%、20%、30%,类型①设奖比例为15%、25%、35%,为获奖教师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3.最佳组织奖奖项设置
设设区市最佳组织奖5名。按以下表格中四个指标记分确定最佳组织奖。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指 标 各地获奖积分: 一等奖数×7+二等奖数×4+三等奖数 排 序 记分 按积分值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4 各地参与常规作品的中小学学校数的百分比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各地参与常规作品的中小学教师数的百分比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各地参与系列作品的中小学学校数的百分比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2 序号×0.2 序号×0.2 各地中小学学校数与中小学教师数均以《江西省教育统计手册》中的数据为准。
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上报材料的,将取消最佳组织奖评选资格。
常规作品报送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吴志强 电子邮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江西省电教馆研究部
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报送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周超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江西省电教馆软件部
附表:1.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2.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 3.常规作品推荐名单
4.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情况登记表 5.系列学科课程资源推荐汇总表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附表1
第二十五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
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1.课例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的课。小学40分钟、初中45分钟、高中45分钟、幼儿园20分钟左右。
2.课例拍摄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不得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建议采用双机位或多机位的方式进行录制。交互式电子设备(如师生的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师生的教学用电脑、AR/VR设备等)上的图像信号单独采集或录制。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
3.教学视频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和交互产品画面;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清楚无杂音。
4.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拍摄。录制完成后,要对上课录像和交互产品图像进行编辑,恰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
5.拍摄完成后,对多个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内容及交互式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编辑合成,将多路信号编辑到一个视频文件中。
6.微课视频拍摄设备不限(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作品时,不需要教师头像,建议采用PPT讲解+批注的方式。视频时间为5—10分钟。
7.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8.视频分辨率在720*576 或以上,码流为0.5-1Mbps,格式为MP4,文件大小不超过1G。微课视频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