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病科-多寐病(发作性睡眠) 试行版(中医临床路径)病.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病的门诊患者。 一、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多寐病(TCD编码:BNX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病(ICD-10编码:G47.4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神经疾病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2 2005年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协作组制定的“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临床常见证候:
痰湿困脾证 胆热痰扰证 肝郁气滞证 脉络瘀阻证 中气下陷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协作组制定的“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的患者。
2.适合内科治疗,排除睡眠剥夺、倒班或时差所致多寐,可进入本路径。
继发于脑部肿瘤、癫痫等其他引起睡眠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有心因性嗜睡、3.
原发性睡眠过多症、睡眠时相延迟、周期性肢体运动及药物引起的日间嗜睡等睡眠障碍疾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多导睡眠监测(PSG); (2)多次小睡试验(MSLT); (3)Epworth嗜睡量表(ESS)。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中医症状量表;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头颅CT、P300、MRI、甲状腺功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痰湿困脾证:健脾燥湿,化痰醒神。 (2)胆热痰扰证:清热利胆,化痰清窍。 (3)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通窍。 (4)脉络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5)中气下陷证:健脾益气,升阳养神。 2.针灸治疗 (1)体针 (2)耳穴疗法 3.特色疗法
(1)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 (2)导引疗法 (3)耳尖放血 4.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等症状减轻或消失。1.
2.Epworth嗜睡量表(ESS)减分率≥30%,或自觉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或睡眠时间与一般人相同,醒后精神充沛,白天社会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