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复习字词。
1、孩子们,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静夜思》。你们瞧!这群字宝宝还认识吗?那再和他们交交朋友吧!课前巩固字词:夜晚、思念、床前、月光、怀疑、举头、望着、低头、故乡。(开火车)
2、看来这些字宝宝都难不倒大家了,请孩子们翻开语文书43页,既迅速又安静的小组是?咱们把字宝宝送回古诗中,同桌互相读一读,读的好的请你夸夸他,读的不好的请帮帮他。 3、齐读古诗。
过渡: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写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呢?咱们一起走进古诗中去寻找答案。 二、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请大家看到第一句:床前明月光,谁来读? (1) 指名读整句诗(抽1人)
(2) 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 明亮的月光照在了哪里?(床前)谁的床前?(诗人)哪个孩子能完整的解释这句话?(抽生)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抽2-3人)孩子们齐读:床前明月光。 2.孩子们读的真好听,下一句谁来读一读?请问孩子们见过霜吗?(PPT出示图片)师解释:深秋的早晨,草坪上、树叶上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白色物体,这就是霜。在本句诗中作者说了是哪里的霜呢?(地上的霜)真的是地上出现霜了吗?(不是)孩子们请看:霜是白色的,月光也是白色的,所以诗人会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师讲解:“疑”是“好像”的意思。请孩子们用铅笔圈起来在旁边写上。现在你能翻译这句诗了吗?(抽人)
现在难度升级了哦,你能不能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来翻译这整句诗?
过渡: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多么美的景象啊,你能读出美美的感觉吗?(抽生读整句诗--全班齐读)。 同学们读的太美了,连咱们的大诗人李白听见了都忍不住抬头看看这轮明月。 3.请你来读一读上面的诗句。
(1) (板书举头)举头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来做一做举头的动作(抽生做动作),“举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抬头,仰头)
(2) 说说诗人举头在干什么?(望明月)板书“望”,问:望是什么意思?(看着)
(3) 请孩子们小声的读读诗句,和同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抽生) (4) 孩子们,请一起读这句诗。
过渡:诗人抬头看见了这轮圆圆的明月,思绪万千,于是便“低头思故乡”。 4.(板书思)孩子们,这个“思”字意思可多了,请大家快速拿出字典,用音序查字法,找到页码查一查“思”的意思。(孩子们翻字典,老师出示PPT中三种意思,孩子猜一猜是哪种?(想念,思念))
(1) 作者是怎样思念的?谁来做动作?(低头)再请一位孩子做望明月的动作。(举头)一个举头一个低头,这就是一对(反义词)。
(2) 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故乡,抽3-4人读) (3) “故乡”是什么意思?(老家,家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来,一
起读一读。
(4) 指导写字:这两个字还是要求孩子们会写的字。 ①请拿出金手指,跟我书空第一个字:故。
②指导书写“故”:故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反文旁,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写的时候尽量向中间靠拢,不要写分家。最后一捺要舒展。(师范写,然后孩子写,师巡视)
③第二个字,请书空:乡
④指导书写“乡”:乡是独体字,两个撇折处要基本对其,第一撇在竖中线起笔,第二撇折稍微上扬,而且两个撇要平行,两个折也要平行,最后一笔撇从横中线上起笔。
(5)孩子们,齐读:故乡,咱们把这个词送回诗句中,谁来读一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抽两个人,一起读。 三、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在这个安静的夜晚,一轮圆圆的明月挂在天空,圆月象征着一家人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出示圆月图片)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家乡,亲人)那请你来读一读这首诗。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家人,亲人)那你来读一读。
5.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请你来读)
6.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所以咱们的大诗人李白就写下了这首《静夜思》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齐读) 7.推荐最佳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8.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四、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孩子们,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其中两首。 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