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 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 课时
【教材分析】《夸张的脸》是人教版美术课本第十册第七课,属于“造型·表 现“领域” 。本单元内容主要以绘画为主,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绘画造型的简单步骤并进行一定基础上的创作。本课作为造型表现单元的主要课程,在学习了第六课《喜怒哀乐》后,已经初步学会人物脸部的造型能 力,为本节课《夸张的脸》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通过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人脸的特征表情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在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个创作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希望通过学习《夸张的脸》一课,了解并掌握相关美术造 型的知识,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提升美术素养。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着眼于“夸张”。因此如何“夸张”以及如何用“造型夸 张”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和动漫人物的五官表 情变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五官位置夸张”和“表情夸
张”这两种重要的夸张方式。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1. 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的夸张变化,提高对人物特征的把握能力。
2. 探索脸的夸张方式,掌握绘画造型语言,设计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3. 体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头像带来的造型乐趣,培养对人物脸部造
型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绘画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师:同学们都听说过北宋文豪苏东坡吗?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苏东坡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苏东坡有一个表妹,叫苏小妹,苏小妹是有名的才女,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他两人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一天,苏东坡见到苏小妹从卧室走出,径直走向厅堂,于是他想和表妹开个玩笑,便说道:“未出门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这时苏小妹打 量了苏东坡一番,反唇相讥,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未流到腮”。 苏东坡听后连连称赞。
同学们,这两句话都运用了一个共同的修辞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没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到底什么是夸张呢?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
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做夸饰或铺张。
2. 师:夸张分为哪几种?
(1)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
式。
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
式。
如:“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
(3)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这种艺术手法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 某种情感,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师:美术绘画中是否可以采取夸张的方式来表现呢,答案是肯定的。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画夸张的脸。(板书课题:夸张的脸)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作品说一说。
师:大家仔细看,这两位明星,都认识吗?
生:认识!
师:那如果变成了这样呢?还认识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我,这些明星的脸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鼻子变大了,嘴巴变大了。
师:这就是我们运用夸张的方式表现的人脸造型。同学们想一想,我们
为什么要运用夸张的方法来表现人脸呢?
生:诙谐、幽默、生动。将人脸的特征突出表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师:没错,艺术家通过描绘夸张的脸,不但能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而 且能更加突出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让人一眼就认出来。我们所运用的夸 张,要尊重人物本身,在原有的造型特点基础之上的一种创造性的绘画, 是一种“美化”夸张。
2. 小组合作讨论: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夸张的脸的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回答总结。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