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Mimnek广西大学经济管理笔记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3: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中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组织设计的纵向分工,而授权则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艺术 4:制度分权相对比较稳定 第十四章 人员配备

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 一:人员配备的任务

人员配备是为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人员配备的任务可以从组织和个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查

(一)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考察 1:通过人员配备使组织系统开发运转 2:为组织发展准备干部力量 3: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

(二) 从组织成员配备的角度考察

1:通过人员配备,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正的评价。

2:通过人员配备,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发展,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人员的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

(一) 确定人员需要——主要以设计“职务数量和类型”为依据 (二) 选配人员 (三)制度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三:人员配备的原则

1:因事择人的原则 2:因材器使的原则 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 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一: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

1:组织现有的规模、机构和岗位 2:管理人员的流动性 3:组织发展的需要 二:管理人员的来源 (一) 外部招聘

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组织成员只知道目前的工作能力和实质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缺点:1: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3:外聘干部的最大局限性莫过于对内部成员的打击 (二) 内部提升

优点:1: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拔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受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缺点:1:引起同事的不满 2:可能造成或“近亲繁殖”的现象 三: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两点需要说明)

1:组织中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机构管理职务,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要求职务担任者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2:选聘管理干部的主要依据是贡献还是能力?

(一)管理的欲望 (二) 正直诚信的品质 (三)冒险的精神 (四)决策的能力 (五)沟通的能力 四: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 1:公开选聘 2:粗选

3:对粗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a:智力与知识测验 b:竞聘演讲与答辩 c:案例分析与候选人实际能力考核 4:民意测验 5:选定管理人员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 一: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二: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一) 关于贡献考评

贡献考评——指考核和评估在一定期间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

注意2个问题1:应尽可能把个人的努力和部门的成就区别开来。 2:贡献考评既是对下属的考评也是对上级的考评 (二) 关于能力考评

应从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用人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正派作风等方面进行考评

三: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的影响 考评工作对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影响

1:考评结论直接反映了组织、上级、部属、同行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反映了组织对自己努力的承认程度

2:组织根据考评结论而进行的分配或晋升方面的决策,会影响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a:确定考评内容 b:选择考评者 c:分析考评结果,辨识误差 d:传达考评结果 e:根据考评结论,建立企业的人才档案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

一:培训与管理队伍的稳定(相互促进)

1:培训提供了个人发展的机会,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离职 2:管理干部的稳定性,又能促进企业放心地进行人力投资 二:管理人员培训地目标 ——旨在提高管理队伍素质,促进个人发展的培训工作,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1:传递信息 2:改变态度 3:更新知识 4:发展能力 三: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1:工作轮换 2:设置助理职务

3: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课本p454页) 第十五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第一节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一:正式组织的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 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标准,要求组织成员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和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合作,并以正式的物质与精神奖励或惩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维系正式组织的是一种理性原则

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一)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

2: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

3:非正式组织是一种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非常受重视的。

4:非正式组织也是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二) 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

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冲突,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会束缚成员的发展。 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三: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1: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必然性,鼓励非正式组织存在 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

第二节 直线与参谋 一:直线、参谋及相互关系

直线关系:由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产生的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参谋关系:伴随着直线关系产生的,组织的规模越大,活动越复杂,参谋人员的作用就越重要。

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命令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力,而参谋关系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 二:直线与参谋的矛盾 ——在实践中,直线与参谋的矛盾往往是组织缺乏效率的原因之一,考察这些低效率的组织的活动,有两种倾向

1:虽然保持了命令的统一性,但参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参谋作用发挥失当,破坏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三: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 (一) 明确职权关系

(二) 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 授予职能权力:指直线下属主管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指挥和命令直线下属的某些权力授予有关的参谋部门或参谋人员行使,从而这些参谋部门不仅具有研究、咨询和服务的责任,而且在某种职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决策、监督、控制权。方式如下 1:参谋专家向他们的直线上司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把建议作为指示传达下级。 2:参谋向直线下级传达信息,并告诉后者如何利用信息。

(三) 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

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直线部门的活动进展情况,从而提出建议。 第三节 委员会 一:运用委员会的理由

(一) 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1:集体讨论可以产生数量更多的方案。 2:委员会工作可以综合各种不同的专门的知识。

3:集体讨论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可以完善各种设想,以及决策的质量。 (二) 代表各方利益,诱导成员的贡献。 (三) 协调各种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四) 组织参与管理,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 二:委员会的局限性

1:时间上的延续 2:决策的折中性 3:权力和责任分离 三: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1:审慎使用委员会工作的形式 2:选择合格的委员会成员 3:确定适当的委员会规模 4:发挥委员会主席的作用 5:考核委员会的工作 c=a×b×t

c:会议的直接成本 a:与会者平均小时工资率 b:表示与会人数 t:会议延续的时间

第十六章 领导和领导者

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 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的,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因此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 二: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具体作用:引导不同职工努力的朝同一目标,协调这些职工在不同时空的贡献,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保持高昂的积极性。 第二节 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一:领导者素质及条件

个人品质或特征决定领导效果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领导特性理论:领导的品质使天生的,与实践无关。如:伟人说 现代特性理论:品质特征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的 (一) 思想素质

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创业精神。 (二)业务素质

知识:1: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2: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3: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熟知行业发展方向。 4:懂得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学和人才学

5:应熟练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 业务技能:1: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念能力。

2:决策能力 3: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 6:知善任的能力

4: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 5: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三)身体素质

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指出的新要求

建立远景、信息决策、配置资源、有效沟通、激励他人 人才培养、承担责任、诚实教育、事业导向、快速学习 三:领导集体的构成 (一) 年龄结构

领导班子的年轻化,是现代企业的客观要求,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二)知识结构

——领导班子中不同成员的知识水平构成 (三)能力结构

领导的效能不仅与领导者的知识有关,而且与他运用的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四)专业结构

——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配备应由各种专门的人才组成,形成一个合理的专业结构,从总体上强化这个班子的专业力量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1:专权型领导——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

2:民主型领导——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 3:放任型领导——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 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美国学者坦南鲍姆提出了“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 1:经理作出并宣布决策 2:经理“销售”决策

3:经理提出计划并允许提出问题 4:经理提出可以修改的暂定的计划 5:经理提出问题,征求建议,作出决策 6:经理决定界限,让团体作出决策 7:经理允许下属在规定的界限内行使职权 三:管理方格论——布莱克、穆顿提出

——该理论用一张方格图来表示,在此图上,横轴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纵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每一轴划分为9个小格,第一格代表关心程度最低,最后一格代表关心程度最高。

如图书本p496页——列举了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9.1型方式(任务型)只注重任务的完成,不重视人的因素。这种领导是一种专权式的领导。

1.9型方式(乡村俱乐部型)即特别关心职工,持此方式的领导者认为,只要职工精神愉快,生产自然会好。

5.5型方式(中庸之道型)既不过于注重人的因素,也不过于注重生产的因素,努力保持和谐和协调。

1.1型方式(贫乏型)对职工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都很差,这种方式无疑会使企业失败

Mimnek广西大学经济管理笔记3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3: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中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组织设计的纵向分工,而授权则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艺术4:制度分权相对比较稳定第十四章人员配备第一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iun7avv71emx02sb8q8qp2012ift011c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