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jí 妒 ( ) qiè而不舍( ) 狂lán( ) chéng罚( ) 妇rú皆知( ) 鞠躬尽cuì( ) 污huì( ) háo鸣( ) 2、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 深恶痛绝之的。 C. 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 若有所失的模样。
D. “神舟十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 气冲斗牛,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回忆鲁迅先生》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让读者知道 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B. 《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英国人。
C.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作者在文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 《木兰诗》选自唐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 ______________,明月来拍照。 (王维《竹里馆》)
(2)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______《晚春》)
(5)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名著阅读(7分)
依据下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
...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
自从有了这辆车,她的生活过的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你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3)下列对《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祥子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B.大学教授曹先生因为给一个叫阮明的学生不及格分数而被告发。
C.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车的愿望更强烈了,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
D.虎妞依靠父亲的希望落空了,无奈之下只好拿钱买车给祥子拉。小福子的父亲逼她卖淫,虎妞主动把房子租借给她用,从中获利。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古诗词阅读。(3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的“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何人所吹,从何处来的意思。第二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嘹亮,加上春风助力,全城都听到了。
B、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曲》,而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这个“折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铺垫。
C、“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
...
...
D、诗着重是在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1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但当涉猎( ) (4)蒙乃始就学(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9、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与欣赏(28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10--14的问题( 13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
...
...
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10、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 ( )(2分) A. 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 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 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 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 11、语段细致地描写了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其作用是 ( )(2分) A. 突出“我”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B. 侧面烘托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 C. 表明“我”此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D. 体现韩麦尔先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12、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3分) 13、“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金甲虫飞进来”这两个细节有什么作用?(2分)
14、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_,“钥匙”比喻________,全句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4分)
...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袁隆平改稿
①民谚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当年80多岁的邓小平夹着一支烟,摇摇头,抿着嘴说,中国农村改革,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是他75岁的时候,我说了这句大实话,袁隆平也夹着一支烟,也摇摇头,也抿着嘴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一点点。
②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8年之后的2013年1月。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宽额头,小平头,古铜色的脸;依然是红格子棉布衬衫,一条深色休闲裤;依然是率真爽朗,睿智逼人,举手投足一点都不像个80多岁的老人。
③一见面,老人同几年前一样,顺手从茶几拿起一包红色中华烟。我们带着清样,这次来是请袁隆平审定他的一篇文稿。记得就是这篇文章里提到,他戒烟了。未必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64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
④举着烟,每个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看稿,竟不戴老花镜。少顷,听他说,“错了一个字,这是‘身价’,不是‘身家’”,便拿起笔改正了;一会儿又听他自言自语,“我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丢不得”,边说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⑤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斟句酌;审看大样,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竟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不觉赧颜,随又分明感到有一种常人很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雕塑般的身体溢出,充盈在我的面前和四周。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才有的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才有的敬畏虔诚。
⑥看完稿,袁隆平欣然应邀为我们题词:办出湖南特色,办出国家水平。他说,我就喜欢这条,要有湖南特色,要有国家水平。我说,你是我们的榜样,是世界水平。大家大笑。我还记得上次袁老题写“党的喉舌,读者知音”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写到“知音”两字时,他又停笔翻字典。旁边有人说是知道的“知”。他说:“知音我知道。”坚持翻开字典查证。
⑦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雪,九死而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