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熨烫原理与工艺要求
一 服装熨烫原理的四大要素 ? 加热 ? 加湿 ? 加压 ? 去湿冷却
1 ,服装熨烫原理的四大要素-加热 1定义
加热是指热源对织物传递一定热量,使织物在一定时间内升高到一定温度的热能交换。 2加热的目的
构成服装衣料的各类纤维都具有热塑性,服装的热塑定型和热塑变性,必须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实现。 3加热在熨烫中的作用
在没有熨烫之前,衣料的纤维有的呈伸直状态,有的呈卷曲状态,还有的相互缠绕在一起。要想改变纤维的伸缩和织物的经纬组织结构的密度和方向,使衣料热塑变形和热塑定型,必须通过加热的作用,加热能使织物纤维内部的分子反应活跃,由于纤维中的无定型区结构松散,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小,分子链段在受热后活动能力相应加大,促使织物内部结构排列发生强烈变化;在应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形变。但这种热现象是有限度的,纤维在 70℃以下变化不大,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分子活动开始加剧而产生形变。这种形变是不可逆转的形变。用加热的方法,来加速织物中纤维分子链的运动。并在相应力的作用下,使纤维链定向排列在新的位置上,把无定型区变成了定型区。加热的另一个作用是对织物进行烘干除湿,使纤维分子重新固定,从而达到热塑定型的目的。 4.加热的温度标准
在织物的熨烫中,对温度是有一定要求标准,每一种衣料纤维所能承受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果超过纤维所能承受的温度,则会使衣料破坏,严重时会使衣料熔化。所以,服装熨烫的温度必须由衣料的纤维性质决定,此外还要考虑衣料的厚薄等其它因素。温度越高,定型效果就越好,但各种服装材料的熨烫温度,应低于其危险温度(分解温度和熔化点),以免损伤服装的外观及性能。构成衣料的各种纤维由于其耐热性能不同,所能承受的温度也是不同的。各种面料纤维不同,需要的温度也不同,温度过低水分不能化为蒸汽,不能使纤维产生运动,达不到熨烫目的,达不到熨烫目的。相反熨烫温度过高,会使纤维发黄(面料颜色变黄)、手感发硬,甚至碳化分解,还会使合成纤维收缩、熔蚀,烫糊,因此必须掌握适宜的温度,才能获得理想的熨烫效果,同时也避免烫伤衣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各类衣料的熨烫温度 单位:℃
纤维名称 直接熨烫 覆盖干布 覆盖湿布 麻 180~200 200~220 220~240 棉 170~190 190~210 210~230 羊毛 160~180 180~200 200~230 蚕丝 160~180 180~200 200~230 柞丝 150~160 170~190 190~210 涤纶 150~170 170~190 190~210 锦纶 120~140 150~170 180~200 维纶 120~140 150~170 180~200 腈纶 110~130 140~160 180~200 丙纶 80~100 130~150 160~180 氯纶 40~60 80~90 – - 丝绸面料旗袍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60℃, - 毛料旗袍一般控制在160~200℃ 6.加热的方式 分类:接触和非接触 1) 接触加热:
加热体与织物相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加热体可为熨斗,摸具等;加热体的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电加热,导热油加热等。 2) 非接触加热:
蒸汽加热,烘烤加热,红外辐射加热,热风加热等。 7影响加热的主要因素
熨烫时还要根据面料的质地和厚薄程度,合理调整和掌握好熨斗的温度。其中熨烫温度是影响熨烫效果的主要因素。掌握好各种织物的熨烫温度是整理成衣的关键问题。熨烫温度过低达不到熨烫效果;熨烫温度过高则会把衣服熨坏造成损失。
各种纤维的熨烫温度,还要受到接触时间,加热速度、移动速度、熨烫压力、有无垫布、垫布厚度及水分有无种种因素的影响。 8加热的工艺要求
有序协调,整体均匀,薄厚一致,快速有效。 2 服装熨烫原理的四大要素-加湿 1定义
加湿是通过对织物增加一定量的水分,达到一定的湿度。 2加湿的目的
熨烫衣服光靠温度不行,温度过高容易把衣服熨焦,只有依靠水份才可以使热能迅速进入纤维内部,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其屈服强度,减少抗变形能力,并且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害纤维。达到即养护织物又实现熨烫的目的。
3水分在熨烫中的作用
服装是由各种纤维织物制作而成的,就纤维而言,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都是由线形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在纤维中是自由排列的。在纤维内部,把分子排列紧密整列度高的部分,叫做结晶区或称为定型区,把分子排列松散整列度低的部分,叫做无定型区。当纤维遇水时,水分子就会沿着纤维中无定型区中的微小空隙进入纤维内部,使纤维发生膨胀、疏松、伸展,而在自行干燥后,又会恢复原来蓬松卷曲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