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答:明和小华家,最远相距5a米,最近相距155a米; 故答案为:155a,5a.

【点评】根据题意,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学校一边相距最近,在学校两边相距最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4.【分析】(1)已知该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96%,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6%),不及格的是2人,由此可以求出全班人数.

(2)成绩优秀的人数占全班的36%,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优秀”的人数; (3)把“优秀”的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成绩“良好”的人数相当于“优秀”的人数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可以求出成绩“良好”的人数. 【解答】解:(1)2÷(1﹣96%) =2÷0.04 =50(人);

答:该班一共有50人参加了这次考试. (2)50×36%=18(人);

答:其中成绩达到优秀的一共有18人. (3)18×(1+) =18×

=22(人);

答:成绩良好的有22人. 故答案为:50,18,2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解决百分数应用题问题能力.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5.【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和高都扩大4倍,就相当于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4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就扩大4×4=16倍,据此判断. 【解答】解:原来的三角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现在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4)×(高×4)÷2,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现在的三角形面积就扩大4×4=16倍. 故选:D.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和积的变化规律.

16.【分析】根据题意,3千克=3000克,可用3000除以500计算出3000克里面有几个500克,然后再乘5米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3千克=3000克 3000÷500×5 =6×5 =30(米)

答:重量是3千克的同种铁丝大约有30米长.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确定3千米里面有几个500,就有几个5米. 17.【分析】第一部每小时插秧

公顷,比第二部少插秧

公顷,先用第一部每小时插秧的面积加上

公顷,求出第二部每小时插秧的面积,然后求出两部插秧机工作效率和,再乘6小时即可求解. 【解答】解:==

+

+

+

(公顷) ×6=

=2

(公顷)

公顷.

答:两部插秧机一同工作6小时,共插秧2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两部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和,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求解.

18.【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A图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能按虚线折成正方体;B图、C图和D图都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按虚线折成正方体. 【解答】解:

能按虚线折成正方体;

故选:A.

、不能按虚线折成正方体.

【点评】此题是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

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19.【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分析各选项中的图形,即能得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选项A,长方形被分成4份,是平均分成,所以阴影部分用表示; 选项B,图中的三角形被分成3份,是平均分成,所以阴影部分能用表示; 选项C,图中的三角形被分成3份,但不是平均分成,所以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 故选:B.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数意义中“平均分”这个要素.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0.【分析】根据质数、偶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2+3=5,5是奇数,2+5=7,7也是奇数; 所以,两个质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偶数.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质数、偶数的意义.

21.【分析】(1)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2)一个非零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3)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所以一个数(零除外)乘小数,积不一定比这个数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一个非零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所以一个数(零除外)乘小数,积不一定比这个数小,也可能等于或大于这个数,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2)一个非零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3)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2.【分析】团团练习跳绳的成绩已经连续5天是班级第一,明天跳绳比赛她一定又是第一,属于不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据此判断.

【解答】解:团团近几天状态好,练习跳绳的成绩已经连续5天是班级第一,明天跳绳比赛她一定又是第一.属于确定事件中的可能事件,并不表示一定会是第一.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应明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结合实际进行正确判断.

23.【分析】从第一个点可以引出8条线段,第二个点可以引出7条不重复的线段,……,倒数第二个点可以引出1条不重复的线段,把这些线段条数相加就是构成线段的总条数. 【解答】解:8+7+6+5+4+3+2+1=36(条)

即,在一条线段上共有9个点,则这9个点可以构成36条线段.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通过数线段找规律,线段上的端点为n,线段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1+2+3+…+(n﹣1)或n×(n﹣1)÷2.

24.【分析】判断分母与分数值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解答】解: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 故被除数=商×除数,

得出分数值×分母=分子(一定), 所以,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5.【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5)、(6)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1)+×(÷) =+× =+ =

(2)(﹣)×÷ =×÷ =÷ =1 (3)÷[=÷[=÷ = (4)+

++

+

×

×(+)] ]

=(+)+(=1+1 =2 (5)=(

×﹣× ﹣)×

=× =

(6)×1.8+19.2× =×(1.8+19.2) =×21

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答:明和小华家,最远相距5a米,最近相距155a米;故答案为:155a,5a.【点评】根据题意,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学校一边相距最近,在学校两边相距最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14.【分析】(1)已知该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96%,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6%),不及格的是2人,由此可以求出全班人数.(2)成绩优秀的人数占全班的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aep7t2bg4ddq3430jm4g4gh0kze500yj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