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http://www.qiuyi.cn/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等,在现代社会中有很高的发病 率和致残率,脊髓一旦发生损伤、坏死,恢复的可能性较小。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SCI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 的影响。

【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SCI有两种损伤机制参与,即原发性损伤(包括机械损害、出血等)和继发性损 伤。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损伤后短时间内(一般认为4h内),是不可逆的。而脊髓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损伤后的数分钟到数天内逐渐形成,并伴随一系列的细 胞内代谢和基因改变,有时继发性损伤产生的组织破坏程度甚至超过原发性损伤。

由于继发性损伤的可干预性,可以通过早期、积极、正确的医 疗干预来预防和减轻的。因此,如何对其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及给予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近些年来关注的热点。继发性损伤的机制较多,主要有血管机制、自由基损伤 机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钙介导机制、一氧化氮机制等。 1、血管机制

SCI后的血管改变为即刻的及延迟的局部效应和系统效应。局部效应包括微循环的进行性下降,脊髓血流自动调节的紊乱及脊髓血流量(SCBF)的下降。系统效应包括全身性低血压、神经源性休克、外周阻力降低及心输出量的减少。 具体机制如下:①严重SCI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脊髓自动调节血流的能力丧失,使得脊髓组织局部血供不足。②微血管痉挛,血 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水肿。③损伤后产生的血管活性胺(儿茶酚胺)及一些生物化学因子如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血小板活化因子、肽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内皮 素、血栓素A2等均可影响微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小板聚集,血管栓塞。④创伤后脊髓内存在早期广泛的小血肿,特别是灰质内血肿可导致灰质周围白质的 缺血,因为脊髓内半部分白质的血供是由沟动脉分支穿过灰质而来。这些血管改变导致损伤区脊髓缺血,而如果长时间严重缺血,则会引起伤后脊髓梗死。脊髓缺血 程度与其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呈一种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在伤后最初数小时内逐渐加重,至少持续24h。 2、自由基(FR)损伤机制

1

http://www.qiuyi.cn/ 脊髓组织富含脂类物质,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极为敏感。生理状态下,人体为维持各种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虽产生一定自由基(FR),但内源性氧化系统 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以有效地消除FR。SCI后,通过多种环节可使FR增高:(1)脊髓组织缺血缺氧和出血使线粒体功能 障碍,ATP降解,氧还原不完全,产生氧自由基;(2)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缺氧代谢,通过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大量的FR;(3)多形核白细 胞在吞噬作用时,产生大量O2-、OH·及H2O2;(4)SOD及CAT等抗氧化物质活性明显下降。FR增高,一方面使脊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得以不 受抑制的进行,破坏脂质结构的细胞膜或细胞器膜的破坏通透性和完整性,最终引起细胞死亡;另一方面,自由基可抑制前列腺素,使得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不能对 抗内皮素的血管收缩作用,导致血管痉挛与闭塞。 3、兴奋性氨基酸(EAA)作用机制

兴奋性氨基酸(EAA)包括 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在生理情况下发挥神经递质作用;但在病理情况下则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认为EAA及其受体在触发 SCI后的继发病理生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EAA参与SCI继发损伤机制分二方面:一方面,SCI后EAA大量释放,导致神经细胞的通透性改变,Na+、 H2 O内流致细胞毒性水肿;另一方面,伤后EAA大量释放,过度激活NMDA受体,使受体依赖性Ca2+通道大量开放,导致Ca2+内流而引起神经元迟发性损 伤。

4、细胞凋亡机制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主动程序性死亡。众多研究证实,SCI后4-24h即出现 大量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凋亡[9],其中促凋亡因子如Bax、caspase-3等表达增加,而抑制凋亡因子如Bcl-2、c-kit等表达减少。活化的胶 质细胞在损伤后的最初几周内起到保护脊髓组织,参与损伤即刻脊髓功能的恢复。其通过迁移至损伤处,使损伤部位致密,并且阻止中性粒细胞的进入而发挥作用。 胶质细胞还具有生成神经营养因子、清除氧自由基、支持神经元存活等作用。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TNF-α在胶质细胞的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损伤后TNFR1 受体的下调能减少TNF-α使胶质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的胶质细胞未表达特异性的酸性胶质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蛋白,CRAF),而形态学表现为少 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布在脊髓灰、白质中,在白质的纤维之间排列成行,它们包绕轴突,形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使有髓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轴索瓦 氏变性,继而留下胶质瘢痕。 5、一氧化氮(NO)作用机制

NO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有松驰血管、抑制血小板聚 集、增加血流、保护细胞、促进再生等作用,因此适量的NO可以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但是过量的NO可介导严重的神经毒性及细胞毒性而造成组织的进 一步损伤。研究表明,SCI后产生过量的NO可加重脊髓继发性损伤。NO作为杀伤分子参与神经细胞毒性的机制为:①介导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②与超氧 阴离子反应,

2

http://www.qiuyi.cn/ 形成毒性很强的过氧化硝基阴离子及羟自由基,引起广泛的脂质过氧化及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反应。③与细胞内许多酶的铁硫中心结合,干扰DNA双 链,影响其转录翻译。 6、其他

继发性损伤的机制还有细胞内Ca2+超载、神经肽机制、内皮素作用机制、前列腺素作用机制等。这些机制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相互交错、级联,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分类分级】

一、病因分类诊断 1、外伤性脊髓损伤 2.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二、按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四级。

1.脊髓解剖横断,此种类型见于严重的脊柱骨折脱位、椎管贯通伤等,骨折片侵入椎管内损伤脊髓;6h中心灰质液化坏死。伤后6w,脊髓断端1-2cm内均为胶质及纤维细胞、瘢痕所代替。

2.完全性脊髓损伤,此种损伤较多见,创伤本身决定了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脊髓解剖上连续,但传导功能完全丧失,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 动、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伤后15min-3h,可见中央管出血,灰质呈多灶性出血,出血区神经细胞部分退变。6h出血遍布灰质。24-48h灰质中几乎 看不到神经细胞,白质中神经轴突退变,有的地方开始坏死。伤后l-2w脊髓大部分坏死。6w时脊髓的神经组织完全消失,被神经胶质替代。其继发损伤如水 肿、出血、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释放等较重且呈进行性,如无干预最后常导致脊髓坏死。然而,在脊髓损伤后的6-8小时内虽然中心有出血、水肿,但尚未坏 死,周围白质也完整,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其后的继发性损伤如水肿、出血、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释放等较重且呈进行性,如无干预最后常导致脊髓坏死。 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此类损伤类似于完全损伤的改变,但损伤本身相对较轻,脊髓解剖连续性完好,传导功能部分丧失,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不同 程度的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存在。依据损伤部位不同,分为5种综合征:有前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中央型脊髓损伤、脊髓半横贯伤、圆锥及马尾损伤。伤后 l-3h,中央管内渗出及出血,灰质中有数处点状或灶性出血:6h灰质出血区部分神经细胞开始退变。24h少数白质发生退变。6w时脊髓中已不见出血。神 经细胞存在,少数仍呈退变。其继发损伤相对较轻,非进行性,多有部分功能恢复,但灰白质中可遗留软化坏死灶。

3

http://www.qiuyi.cn/ (1)前/后索综合征: 前索综合征(anterior cord syndrome):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痛温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而本体感觉存在。后索综合征(posterior cord syndrome):脊髓后部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丧失,而运动和痛温觉存在。多见于椎板骨折伤员。

(2)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 Symdrome):脊髓半侧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

(3)中央索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颈髓损伤时多见。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

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4) 圆锥损伤综合症(Cone injury syndrome):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经损害,两下肢多无明显运动障碍,肛门与会阴部有鞍状感觉障碍,性功能障碍(阳痿或射精不能);大小便失禁或潴留,肛门等反射消失。偶尔可以保留球-肛门反射和排尿反射。

上圆锥综合症(L4-S2)相对少见。与圆锥综合症相反,在这个综合症中,病变的高度可确定产生轻瘫还是驰缓性瘫。髋关节的外旋和背屈(直腿抬高)、膝 关节可能屈曲(L4、S2)以及踝关节与趾关节的屈曲和伸展(L4、S2)可减低或丧失。跟腱反射消失,但膝反射保留。膀胱和直肠仅能通过反射排空。尽管 性能力丧失,但偶可有阴茎勃起。偶尔也可以保留骶段反射。圆锥综合症(S3-C)也很少见,胸腰段损伤,L1暴烈性骨折可造成圆锥损伤,亦可造成脊髓和神 经根损伤。 (5)马尾综合症(Injury of cauda equina syndrome):椎管内腰骶神经损害,特点是下肢不对称性损伤明显,临床表现除相应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外,无反射性膀胱及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功能包括反 射活动的丧失。马尾的性质实际上是周围神经,预后较好。 各种原因使马尾神经损害,临床出现鞍区感觉、括约肌功能、性功能三大障碍为主的征侯群,称为马尾神经综合征。

4.脊髓振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为不完全截瘫。组织学上灰质中可有小灶性出血及神经组织的退变,但不形成坏死灶,一般于伤后24—48h内症状体征消失。多不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三、截瘫指数

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现:“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 失。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如某病人自主运动完全丧失,而其他两项为部分丧失,则该病人的截瘫指数为 2+1+1=4,三种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瘫指数为0,三种功能完全丧失则截瘫指数为6。从节腾指数可以大致反映脊髓损伤的程度,发展情况,便于记录,还可比 较治疗效果

4

http://www.qiuyi.cn/ 【临床表现】

一、感觉障碍

脊髓完全损伤者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不同而保留部分感觉。 二、脊髓休克

脊髓受损后,损伤平面之下完全性迟缓性瘫痪,各种反射、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消失,数小时内开始恢复,2-4周完全恢复。较严重的损伤有脊髓休克的过程,一 般在3-6周后才逐渐出现受损水平以下的脊髓功能活动。在脊髓休克期很难判断脊髓受损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但受伤当时或数小时内即有完全性的感觉丧 失,特别是肢体瘫痪伴有震动觉的丧失时间越长,说明脊髓损伤程度越严重。 三、运动功能异常

横贯性损伤,在脊髓休克期过后,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功能仍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高

反射亢进;部分损伤者则在休克期过后逐步出现部分肌肉的自主活

提示有器质性损伤。脊髓休克

部分损伤者则视受损程度

动。脊髓损伤后出现受损节段支配肌肉的松弛、萎缩及腱反射消失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体征时,有定位诊断的意义。 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可出现阴茎异常勃起、Horner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受损平面以下皮肤不出汗及有高热等。 五、反射活动异常

休克期过后,受损平面以下肢体反射由消失逐渐转为亢进,张力由迟缓转为痉挛。脊髓完全性损伤为屈性截瘫,部分性损伤呈现伸性截瘫。有时刺激下肢可引起不可抑制的屈曲与排尿,叫总体反射。 六、膀胱功能异常

脊髓休克期为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脊髓休克逐渐恢复后表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和间隙性尿失禁;脊髓恢复到反射出现时,刺激皮肤会出现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表现为挛缩性神经源性膀胱。 七、脊髓不同平面损伤的早期表现

5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 - 图文 

http://www.qiuyi.cn/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概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等,在现代社会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8933zl9k01k8200so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