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9讲 斯大林模式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学资料范本 【2024】(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9讲 斯大林模式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课时作业(含解析)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9 第29讲 斯大林模式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仅在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苏联( ) A.不再成为西方国家遏制的目标 B.找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C.利用西方困境争取发展自身经济 D.新经济政策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2.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再改变态度,再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 ) A.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 B.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 C.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 D.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 3.“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苏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5.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准确的是( ) A.针对问题,苏联经济特别是农业形势严峻 B.创新突破,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C.下放权力,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物质刺激,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2 / 9 6.“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下列措施体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的是( ) A.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给企业以部分权利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7.下面是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第7题图 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 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8.1962年,有苏联经济学专家建议: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润刺激。赫鲁晓夫改革措施中符合这一建议的是( ) A.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B.鼓励大规模垦荒种玉米 C.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D.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9.“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 ) 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 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10.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这表明苏联工业化建设( ) A.强调了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B.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C.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导致地方的失业率偏高 3 / 9

【2024】(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9讲 斯大林模式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教学资料范本【2024】(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9讲斯大林模式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课时作业(含解析)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9第29讲斯大林模式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时间:4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6xz6sea79x6b742rz56u75f0b43501d6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