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第一章检测(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就是脂肪 B.油脂常温下都是固态 C.油脂是酯的一种
D.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与水解无关 答案C 2下列营养素不需从饮食(或药品)中获取的是( ) A.维生素D C.苯丙氨酸
B.维生素C D.矿物元素
解析维生素D在阳光照射下能在人体内合成,其他维生素必须从食物或药品中摄取;苯丙氨酸是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必须由食物供给;矿物元素只能由饮食或药物补充。 答案A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解析植物油含不饱和烃基,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凝结后不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B 4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鉴别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
解析蔗糖的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时,Cu(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无法鉴定。 答案A 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类食用油脂肪酸标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物质的量之比),下列选项中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顺序排列的是( )
①C17H35COOH ②C17H33COOH ③C15H31COOH ④C17H31COOH ⑤C17H29COOH A.②④⑤
B.③②④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C.②③④ D.①⑤③
解析①和③脂肪酸均属饱和脂肪酸,②脂肪酸分子中烃基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属单不饱和脂肪酸,④和⑤脂肪酸烃基不饱和程度大,属多不饱和脂肪酸。 答案B 6有关天然物质水解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解析油脂水解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得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得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盐,A正确;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B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C正确;纤维素与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故D错误。 答案D 7关于加碘食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封、防潮和避光保存 C.菜炒熟出锅时再加食盐 答案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玉米制乙醇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解析A项中蔗糖为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项中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了太阳能,不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D项中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而植物油不属于化石燃料。 答案B 9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1碘含量 35±15 mg·kg 储存方密封、避光、防潮 法 食用方烹饪时,待食品熟后法 加入碘盐 配料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
-1
B.加碘食盐即加入少量单质碘的食盐 D.加碘食盐即加入少量碘酸钾的食盐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解析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是因为碘酸钾不稳定,A正确;碘酸钾不能氧化氯化钠,B错误;碘盐中的碘酸钾不能使淀粉变蓝,C错误;因该碘盐中碘含量在35±15 mg·kg,则由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计算出碘酸钾的含量范围应该为34~84 mg·kg,D错误。 答案A 1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 B.馒头越嚼越甜
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 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答案B 1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尽管分子式相同,均为(C6H10O5)n,但由于n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12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油和脂肪 B.蔗糖和麦芽糖 C.丙醇和丙三醇 D.蛋白质和甘氨酸
解析A项,油和脂肪均为混合物;C项,丙醇是一元醇,丙三醇是三元醇,二者分子式不同;D项,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甘氨酸是小分子化合物。 答案B 13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属于单糖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14可以鉴别醋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 C.石蕊溶液 D.碳酸钠溶液
( )
-1
-1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解析醋酸溶液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铜溶解;葡萄糖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后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蔗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无现象。 答案B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解析植物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A错误;蔗糖是非还原型糖,B错误;甘氨酸和丙氨酸之间缩水可以形成两种二肽,这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水解产物相同,C错误;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而不是胶体,无丁达尔效应,D正确。 答案D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对人体无毒
解析糖类中的单糖、二糖,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Ba是重金属离子,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但是因为硫酸钡在人的胃液(主要成分是HCl)中溶解度较小,即c(Ba)很小,不能引起人的中毒。 答案A 17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解析铬属于重金属元素,过量服用会危害身体健康,A正确;油脂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正确;血液是一种胶体,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物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正确;光化学烟雾中含有的NOx能引起呼吸道疾病,D错误。 答案D 18对下列各有机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共热,没有银镜产生,说明淀粉尚未水解成葡萄糖
2+
2+
2+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B.结构简式为物只有一种
的有机物,可以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但水解产
C.油脂在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相同
D.在苯环上有1个羟基、1个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烃基,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解析A项中未用碱中和硫酸至碱性;B项中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项中在稀硫
酸催化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D项中符
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分别为间、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包括6小题,共46分)
(邻、间、对)和(邻、
19(9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1)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组织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它们(填“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该水解产物含有两种基团,分别是和,使蛋白质发生可逆的凝聚现象,叫;发生不可逆的凝聚现象,叫。
(4)肥皂是家庭日常用品,通常用与烧碱通过皂化反应获得。
解析(1)葡萄糖在人体组织内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同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其中淀粉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
(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盐析是蛋白质可逆的凝聚过程,变性是蛋白质不可逆的凝聚过程。
(4)工业上通常用油脂与烧碱反应获得肥皂。 答案(1)C6H12O6+6O26CO2+6H2O
(2)不是 葡萄糖
(3)氨基酸 氨基 羧基 盐析 变性 (4)油脂
20(5分)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的是(填编号,下同)。
精选高中化学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