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上海韩国人学中文的学校为你解读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上海韩国人学中文的学校为你解读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

上海韩国人学中文的学校今天为你带来古代成功的音乐攻心战,来一起了解一下古代的音乐和古人的智慧。

一、书信格式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等都有《书仪》传世。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礼。这套语言相当复杂,后文再略述。

二、敬称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要体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称。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宜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指诸侯。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称。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 \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 \,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 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他人的

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作尊称。古代台与臺是两个字,后来将臺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臺甫,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

意犹深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来表示阖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对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可以称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赐宴等。

书信中一般不要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谦称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当时的贵族都有特定的谦称,如《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谷\是善的意思,不谷犹言不善。《礼记-曲礼》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古人每每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臣妾\的本义,犹后世言奴才。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思,日本人至今还\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象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与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对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用谦

称,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要加一\家\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或者用平称\爱人\、\太太\。常常听到有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这是非常失礼的说法,如前所说,诸侯的元配才能称为\夫人\。普通人相交,称对方配偶为夫人,略有恭维的意思。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得自大,或者是无知。 如果向对方有所馈赠,则要用谦语,如菲仪、芹献、寸志等,意识是说自己的东西微雹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四、书信中的平和阙

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

谨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顺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廑念。惟思 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王阿姨家已去看望过,家中老幼平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

请福安。 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

信的开头\父母亲大人膝下\顶格书写,下文大多没有写到头就另起一行再写,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但凡在书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他们的行为时,在书写方式上一定要有所变化,以表示尊敬。书信的第一行要顶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称为\双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双亲等字样,或者慈颜、尊体、起居、桑梓、坟垄等与之相关的字样时,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与上一行的开头齐平着再书写;另一种叫\挪抬\,就是空两格或一格书写。在上面所例举的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亲的词语如廑念(犹言挂念)、双亲、训令、福安等,都采取平抬的方式。 这种方式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敦煌文书中将\平抬\称为\平\,\挪抬\称为\阙\。近代以后,传统书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渐减少,\挪抬\则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韩国、日本文人写信时还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五、祝愿语及署名敬词

两人见面后,即将分别之时,应该互道珍重。这一礼节表现在书信中,就是祝愿语和署名启禀词。

由于辈份、性别、职业的差别,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

上海韩国人学中文的学校为你解读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

上海韩国人学中文的学校为你解读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上海韩国人学中文的学校今天为你带来古代成功的音乐攻心战,来一起了解一下古代的音乐和古人的智慧。一、书信格式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06f03ugb10e619mkg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