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气体动理论 热力学基础
求解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热运动包含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两部分.气体动理论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气体的热现象,通过寻求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阐明气体的一些宏观性质和规律.而热力学基础是从宏观角度通过实验现象研究热运动规律.在求解这两章习题时要注意它们处理问题方法的差异.气体动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求解这部分习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和能量均分定理的应用;(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的应用;(3)有关分子碰撞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热力学基础方面的习题则是围绕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四个特殊过程(三个等值过程和一个绝热过程)和循环过程的应用,以及计算热力学过程的熵变,并用熵增定理判别过程的方向. 1.近似计算的应用
一般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近似当作理想气体,故理想气体也是一个理想模型.气体动理论是以理想气体为模型建立起来的,因此,气体动理论所述的定律、定理和公式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我们在求解气体动理论中有关问题时必须明确这一点.然而,这种从理想模型得出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意义的.例如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以及由此得出的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CV,m?iR/2和摩尔定压热容CP,m??i?2?R/2都是近似公式,它们与在通常温度下的实验值相差不大,因此,除了在低温情况下以外,它们还都是可以使用的.在实际工作时如果要求精度较高,摩尔定容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应采用实验值.本书习题中有少数题给出了在某种条件下CV,m和CP,m的实验值就是这个道理.如习题中不给出实验值,可以采用近似的理论公式计算.
2.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过程及注意事项 热力学第一定律
Q?W?ΔE,其中功W??ρdV,内能增量
V1V2ΔE?miR?ΔT.本章习题主要是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四个特殊过程M2(等体、等压、等温、绝热)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循环过程的应用.解题的主要过程:(1) 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气体(单原子还是双原子),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是多少? (2) 弄清系统经历的是些什么过程,并掌握这些过程的特征.(3) 画出各过程相应的p-V 图.应当知道准确作出热力学过程的p -V 图,可以给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理图像.(4) 根据各过程的方程和状态
方程确定各状态的参量,由各过程的特点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就可计算出理想气体在各过程中的功、内能增量和吸放热了.在计算中要注意Q 和W 的正、负取法.
3.关于内能的计算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而功和热量是过程量,在两个确定的初、末状态之间经历不同的过程,功和热量一般是不一样的,但内能的变化是相同的,且均等于ΔE?mCV,m?T2?T1?.因M此,对理想气体来说,不论其经历什么过程都可用上述公式计算内能的增量.同样,我们在计算某一系统熵变的时候,由于熵是状态量,以无论在始、末状态之间系统经历了什么过程,始、末两个状态间的熵变是相同的.所以,要计算始末两状态之间经历的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就可通过计算两状态之间可逆过程熵变来求得,就是这个道理.
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应用和分子碰撞的有关讨论
深刻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物理意义,掌握速率分布函数f(v)和三种统计速率公式及物理意义是求解这部分习题的关键.三种速率为
vP?2RT/M,v?8RT/πM,v2?3RT/M.注意它们的共同
点都正比于T/M,而在物理意义上和用途上又有区别.vP用于讨论分子速率分布图.v用于讨论分子的碰撞;v2用于讨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
能.解题中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就比较方便.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有关分子碰撞内容的习题求解比较简单,往往只要记住平均碰撞频率公式
Z?2d2nv和平均自由程λ?v/Z?1/2πd2n,甚至只要知道
Z?v?n,??1/n及v?T/M这种比值关系就可求解许多有关习题.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2 -1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3kT/2,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
p?nkT,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
12 -2 三个容器A、B、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
2均根速率之比vA??:?v?:?v?1/221/2B21/2C?1:2:4,则其压强之比
pA:pB:pC为( )
(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分析与解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v2?3RT/M,因此对同种理想气体有vA:vB:vC?T1:T2:T3,又由物态方程ρnkT,当三个容器中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得p1:p2:p3?T1:T2:T3?1:4:16.故选(C). 12 -3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v0,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Z0,平均自由程为
222?0 ,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分别为( )
(A) v?4v0,Z?4Z0,λ?4λ0 (B) v?2v0,Z?2Z0,???0 (C) v?2v0,Z?2Z0,??4?0 (D) v?v0,Z?2Z0,??4?0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8RT/πM,温度由T0 升至
4T0,则平均速率变为2v0;又平均碰撞频率Z?2πd2nv,由于容器体
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均碰撞频率变为2Z0;而平均自由程
λ?1/2πd2n,n 不变,则珔λ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
12 -4 已知n 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f?v?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则
nf?v?dv表示( )
(A)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B) 单位体积内速率在v~v?dv区间内的分子数 (C)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D) 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器壁上,速率在v~v?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分析与解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f?v??dN/?Ndv?,而n?N/v,则有
nf?v?dv?dN/V.即表示单位体积内速率在v~v?dv 区间内的分子
数.正确答案为(B).
12 -5 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t1?7.0C时,轮胎中空气的压强为
op1?4.0?105Pa,则当温度变为t2?37.0oC时,轮胎内空气的压强p2p2
为多少?(设内胎容积不变)
分析 胎内空气可视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始末状态均为平衡态,由于气体的体积不变,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正比.由此即可求出末态的压强.
解 由分析可知,当T2?273.15?37.0?310.15K,轮胎内空气压强为
m压强p 与温度T 成RT可知,
Mp2?T2p1/T1?4.43?105Pa
可见当温度升高时,轮胎内气体压强变大,因此,夏季外出时自行车的车胎不宜充气太足,以免爆胎.
12 -6 有一个体积为1.0?10m的空气泡由水面下50.0m深的湖底处(温度为4C)升到湖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17.0C,求气泡到达湖面
5的体积.(取大气压强为p0?1.013?10Pa)
53oo分析 将气泡看成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它位于湖底和上升至湖面代表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