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科目:美术 任课教师:张亚慧
教材:四年级第八册第十六课《画家凡·高》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8册第16课《画家凡·高》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家凡·高》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分析等方法了解认识凡·高的作品和其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意志,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思想
意识、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科的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梵·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
和学习。
(2) 能用简单的文字对梵·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
料。
(3) 通过了解、分析梵·高的一生,学习梵·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
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激情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谈话法:从印象派绘画导入
从印象派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光色变化,感受到印象主义画家对现实生活中光与色变化的高度敏感。 (2) 引导启发
创设疑问,引出凡·高
环节导语:19世纪曾经有一位画家在巴黎也看到了这印象主义的绘画,并且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从此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位画家只活了37岁,在他生命的大约最后十年中,他凭着对绘画的狂热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800多幅油画和几乎同等
数量的素描。
提问: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凡·高) 板书课题——《画家凡·高》
(3) 学生自学书中文字部分:凡·高的一生
提问:通过阅读文字,你们了解到了画家的那些信息?
(国籍、家庭、受何画派影响,艺术巅峰期等信息)
根据课本内容,我设计了“自主探究”这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所以这个环节我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积极互动。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着,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 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画家作品。
环节导语:凡·高是一位高产画家,尤其是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可以说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巅峰期。纵观所有凡·高创作的绘画,我们仿佛看到了凡·高坎坷而丰富的人生。 (5) 学生用文字描述一幅凡·高的作品
作业要求:根据内容、色彩、笔触联系作者生平等方面选一幅印象最深的作品,谈谈心中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画家凡·高》 画家简历和教师作品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究、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的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于二零一二年六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