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

作者:张伟

来源:《活力》2012年第08期

[摘要]广播电视记者的现场(口头)报道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报道的质量。笔者语言表达方面提出了记者应该如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以更好做好报道工作。规范化

[关键词]现场报道;流畅化;条理化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信息流动疾速,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在快速传播新闻的同时,各家媒体也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去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就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在新闻节目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形式。以本台为例,20分钟的全省新闻联播中口头报道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口头报道由于记者置身现场,传播迅捷,使受众更能感知它的真实性和即0时性,因而受到了听众的喜爱。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目前的现场报道可谓良莠不齐,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记者应从四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规范化的表达

1.良好的普通话基础。欲使信息顺利地被受众接收,对于新闻语言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准确清晰。只有先让受众听清了说什么之后,方存在是否理解和认同的问题。尤其在新闻现场干扰较多的情况下,语言表达的清晰、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准确清晰的含义,首先是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清晰。普通话是记者现场语言表达的基础。记者的普通话虽不要求像播音员、主持人那样字正腔圆,但必须咬字准确,发音清晰,记者的播报必须让受众一听就懂。如果记者满嘴方言,不仅影响受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还容易造成语意歧义。北方一些电台的记者普通话基础较好,但是在一些字音上往往出现问题比如发酵(fa jiao)念成fa xiao办公室 亚洲 质量等的.记者应该意识到字音标准不仅是保证新闻传播准确的前提,更是我们媒体应付有的责任,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下下工夫.比如,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反复强化,熟记于心。

2.善用口语进行表达。口语与书面语是相对而言的。“口语是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是用文字写出来的语言”。也就是说,口语主要用在说话,用口表达,靠的是语音;而书面语主要用在书写,书面表达,靠的是文字。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作者:张伟来源:《活力》2012年第08期[摘要]广播电视记者的现场(口头)报道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报道的质量。笔者语言表达方面提出了记者应该如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以更好做好报道工作。规范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ckbl5ts6m9pg7z7hdvh6c4rp7oypx00sr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