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是( ) A、人的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 B、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
A、购买、销售、调运、储存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流通、生产、储存、出售 D、购买、运输、保管、售卖 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 )
A、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 B、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上 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改进上 D、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4、一般而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 A、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C、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不大 D、未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下列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 A、原料 B、辅助材料 C、劳动力 D、机器设备 6、生产资料是( )
A、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B、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D、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7、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说( ) A、它不可能被认识 B、它不可能被利用 C、它不可能被发现 D、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分配关系 B、消费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9、社会生产方式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0、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 A、价值规律 B、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1、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1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第 1 页
C、客观经济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1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4、生产关系是指( )
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B、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界的关系 D、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15、决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生产力的发展 16、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经济基础是指( ) A、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C、社会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D、人们社会关系的总和
17、在几个社会制度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经济规律产生于经济条件,人们改变经济条件也就改变了经济规律。(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 ) 6、价值规律是在几个社会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 )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货币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2、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中( ) A、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B、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C、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D、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3、试辨别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 ) A、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B、凡是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使用价值 C、凡是具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
第 2 页
) D、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
4、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 A、这两者之间是不能比较的 B、这种区别不会导致价值量的区别 C、简单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复杂劳动 D、复杂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简单劳动
5、当投入劳动量不变,但遭受自然灾害时,会造成( ) A、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B、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C、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D、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变 6、价值规律是( )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7、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8、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 ) A、商品流通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市场交换 9、商品的价格是( )
A、商品价值的实体 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值的基础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0、商品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 A、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围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波动
11、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 ) A、都具有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都凝结着人类一般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货币形式与一般的价值形式相比,有着本质区别。( ) 2、商品和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
3、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
4、等价交换原则是一切市场经济都通行的原则。( ) 5、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受价值规律的影响。( )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7、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具有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 8、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具有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 9、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10、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以货币流通为基础。( )
11、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
第 3 页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基础。( ) 13、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
14、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部门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15、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价值形式的简单颠倒。( ) 16、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A、价值增殖与价值实现的矛盾 B、商品交换中买卖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于它是( )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C、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某资本主义企业可变资本是300万元,工人的工作日为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3小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
A、600万元 B、150万元 C、900万元 D、300万元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 ) A、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 B、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 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 D、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
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7、价值增殖过程不同于价值形成过程的地方在于,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 A、具体劳动不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只创造新价值 B、物化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
8、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A、C+V B、C+V+ m C、V+ m D、C+ m
9、从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找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 A、G—W阶段的货币上 B、W—G′阶段的商品上 C、W—G′阶段的货币上 D、G—W阶段的劳动力商品上 10、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 m)中的C是( )
A、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 B、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C、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 B、是劳动的价值
C、是劳动力的价值 D、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12、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
A、G—G B、W—W C、W—G—W D、G—W—G 13、资本流通的公式是( )
A、G—G B、W—W C、W—G—W D、G—W—G′
第 4 页
14、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获得的 B、延长工作日而获得的
C、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D、所有资本家同时改进技术而获得的 1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 ) 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 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能够创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6、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因为它( ) A、是一般等价物 B、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C、购买了生产资料 D、购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 17、剩余价值是( )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完全无关 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D、既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18、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 )
A、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B、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C、工人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与部分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D、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与全部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19、价值形成过程是( )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 B、一切商品生产过程所特有的 C、一切剥削制度下生产过程所共有的 D、一切社会生产过程所共有的 2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
A、不变资本的比率 B、可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所费资本的比率 21、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B、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有所增长,这表明( ) A、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减轻
B、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在减少 C、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已不存在贫困现象
D、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在加强,工人生活的改善和剥削程度的提高并存
23、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工作日 D、个别劳动时间 24、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使用价值的生产 B、价值的生产 C、交换价值的生产 D、剩余价值的生产 25、某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工作日为12小时,每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0.5元,工人的日工资为4元,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为( ) A、50% B、100% C、150% D、200% 26、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 )
A、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C、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条件 2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 A、劳动产品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