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1 总则
1.1目的
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行为,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并为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提供依据。
1.2适用范围
依据本指南开发的《××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适用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
1.3术语
1.3.1技能人才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 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1.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1.3.3职业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1.3.4通用能力
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 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1.3.5专业能力
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1.3.6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 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依据。 1.3.7代表性工作任务
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有挑战性的、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岗位具体任务。
1.4编制原则
1.4.1科学性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4.2操作性原则
各项要求应具体、明确、清晰、可实践、可检验。 1.4.3规范性原则
所用术语、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
2 结构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培养质量五方面内容,其结构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结构图
3 内容及编制要求
3.1培养目标及编制要求
3.1.1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包含总体培养目标和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其中层级培养目标包括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3.1.2编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编制通过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确定,其具体操作流程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