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四)
水面上的红嘴鸥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捕食,它们是那样专注,又很有耐心,一动不动地等待着小鱼。尽管鱼儿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红嘴鸥锐利的眼睛,它的头像箭一样地扎进水里,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1)请把文中描写红嘴鸥捕鱼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动物时还要关注________。 【答案】 (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课外阅读。
慢吞吞的小熊
早上,闹钟响了好久,小熊还(hái huán)在床上不肯起来。妈妈催促:“小熊,快来吃早点。”小熊回答:“慢点有什么关系?上课还早。”
下午放学,同学们快步走回家。小熊背(bèi bēi)着书包,这儿看一下那儿站一下。同学催促:“小熊,快点回家,天要黑了。”小能回答:“慢点有什么关系?回家也没事做。”
考试了,小熊的动作很慢。考试结束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 小熊没有及格,暗暗下决心:“要改掉慢吞吞的坏习惯。” (1)给文中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慢点有什么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 )。 ①慢点有关系 ②慢点没有什么关系 (3)小熊的坏习惯是( )。 ①做事慢吞吞 ②爱玩
(4)小熊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结果怎样?后来,他下决心怎么做? (5)读了文章,你收获了什么?
【答案】 (1)hái|bēi (2)② (3)①
(4)结果考试结束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考试没有及格。他下决心改掉慢吞吞的坏习惯。
(5)不能养成做事慢吞吞的坏习惯。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谈自己的收获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hái、bēi;(2)②;(3)①;
(4)结果考试结束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考试没有及格。他下决心改掉慢吞吞的坏习惯。
(5)不能养成做事慢吞吞的坏习惯。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刮胡子
大地公公笑哈哈, 我给他把胡子刮。 用什么?用扫把。 扫哇,刮呀,干净啦! 在他身上打个滚, 衣裤也不沾泥沙。
(1)儿歌中的“胡子”是指________。
(2)“我”用________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答案】 (1)垃圾 (2)扫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小作者用的是“扫把”给大地公公刮胡子,我们都知道扫把是用来扫垃
圾的, “扫哇,刮呀, 干净啦!在他身上打个滚,衣裤也不沾泥沙”。
(2)本题是对儿歌内容知识的提取,仔细阅读,“我”是用”扫把“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故答案为:(1) 垃圾 (2) 扫把
【点评】(1)本题是对儿歌特别字词的理解,理解时我们需要把前后文联系起来。
(2)本题我们需要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文章。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奶酪,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1)先观察下面的词语并写出你的发现,然后再写出三个相似的词语。 七上八下,我的发现:这个词语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队长下令休息一会儿的原因是( ) A. 大家累了,要休息。
B. 蚂蚁队长馋了,想吃奶酪渣。 C. 蚂蚁队长不知道怎么处理奶酪渣。
(3)如果你是蚂蚁队长,你会怎么做?
【答案】 (1)数字;三言两语;五花八门;千变万化 (2)C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数字、三言两语、五花八门、千变万化 (2)C (3)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fá fā)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和“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A. 你看不到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B. 你应该看到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原因是( ) A. 雨来了,他们就没有办法上课了。 B. 雨来了,他们就不用去学校上课了。
C. 有了雨的滋润,花朵才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开放。
(3)“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从“冲”字中可以体会到花孩子们________心情。
(4)对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喻 B. 比喻、拟人 C. 拟人 D. 夸张
(5)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怎样的一个家?发挥想象,然后写一写。 【答案】 (1)B (2)C
(3)渴望到地砸上自由地玩耍的 (4)C
(5)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他们的乐园,那里无拘无束,充满欢乐和幸福。充满了神圣的母爱。
【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语句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把“花朵”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5)仿照课文发挥想象,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怎样的一个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形象,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1)B;(2)B; (3)渴望到地砸上自由地玩耍的
(4)C
(5)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他们的乐园,那里无拘无束,充满欢乐和幸福。充满了神圣的母爱。
【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6.课内阅读。
带刺的朋友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1)在“监视”刺猬偷枣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
A. 惊讶、不解、怜惜、喜爱
B. 惊讶、不解、好奇、怜惜、喜爱 C. 不解、惊讶、好奇、怜惜、喜爱
(2)作者被刺猬偷枣的_______所打动,心生_______、_______之情,以“带刺的朋友”为题,表现了作者对刺猬的_______,以及爱护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的愿望。( )
A. 高明本事;钦佩、喜爱;喜爱 B. 高明本事;钦佩、喜爱;熟悉 C. 动作迅速、惊讶、疑惑;喜爱
(3)随着“我”心情的变化,“我”对刺猬的称呼也不断地改变,从一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