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荞麦的历史渊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而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据1986年不完全统计,全国20个省区荞麦种植面积为72.2万公顷,总产51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05公斤。其中苦荞约17.6万公顷,总产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249.5公斤;甜荞54.6万公顷,总产2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1公斤。

凉山州为四川省荞麦的集中产区之一,作为凉山州高二半山以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万公顷,其中苦荞4.8万公顷,总产11万吨,产量约占全国的1/2。全州有适于荞麦种植的耕地7万公顷。具有开发荞麦制品的巨大潜力,作为原料基地,每年可向加工企业提供上千万公斤的商品荞麦。

荞麦经过烘烤或者碾压之后会被做成荞麦粥。荞麦学名为Fogypyrum esculentum,它跟小麦没有任何关系,更像是大黄家族中的一员,与掌叶大黄也是近亲。尽管人们通常都将荞麦视为谷物,且也将其当做谷物来用,但荞麦并非如其他谷物一样是草状植物。荞麦的形状是三角形的,棱角尖锐且突出,黑棕色的坚硬外壳包裹着里面的麦粒。它的词源是从boek-weit的变形中得来的,后者是荷兰语,意思是山毛榉小麦,因为人们觉得荞麦像“三角形的山毛榉小麦”。 世界上寒冷地区的居民对荞麦更为熟悉,因为在这些地方可供种植的粮食并不多。荞麦的起源地是西伯利亚,经由韩国传入日本。数个世纪以来,荞麦一直都是日本北部山区居民的主要食物,因为在那些地区无法种植稻米。日本的荞麦面就是用荞麦面粉制成的,日本也是第一个制作荞麦面的国家,早在17世纪便已开始制作。在中世纪,荞麦经由俄罗斯进入东欧,是由十字军战士带到欧洲去的,但十字军战士也是在他们前往东部的路途上才得知这种植物的。到了十五世纪,荞麦开始出现在德国的市面上,随后意大利和法国也渐渐出现其身影。那时荞麦被称为“撒拉逊人的粮食”(法国称“sarrasin”,意大利称“saraceno”),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荞麦与东方的联系。

在法国和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由于荞麦具有很强

的耐寒性,故荞麦是那些地区的主要作物。在意大利的瓦尔泰利纳,荞麦面粉被做成一种叫做pizzocheri的特色点心,而且当地的人们在做玉米粥的时候也会加入荞麦面粉。同样地,在法国的上萨瓦省,一种被称为crozets的点心被特殊的刀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特色食品。 大西洋沿岸的法国布列塔尼市,一种采用荞麦面粉做成的巨大的法式薄饼,据说是效仿俄罗斯的小薄饼而制成的,且是由到访过俄罗斯的水手们带回布列塔尼的。在美国开拓期间,用酵母发酵过的荞麦面粉做成的薄饼是当时最常见的食物。

如今,最大的荞麦生产国是俄罗斯和波兰。荷兰殖民者将荞麦带到北美,且栽种在哈得孙河沿岸,这也是第一批得到推广栽种的粮食之一。荞麦主要种植在美国北部,如纽约。荞麦面粉是黑色的,稍带紫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荞麦面粉在法国也被称为ble noir(意思是“黑麦”)。

由于荞麦天生就是不含麸质的,所以很适合对麸质过敏的人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用它制作出来的蜜汁浓黑但风味强烈。荞麦可以添加到面包制作当中去,但由于其不含麸质,故必须要与小麦粉混合使用。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标准,荞麦天然具备的氨基酸组成均优于其他任何一种谷物,包括燕麦。得益于所含的氨基酸和赖氨酸,荞麦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

荞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很久远。早年的古文献中,如《神农书》,《齐民要术·杂说篇》,虽有记载,但可能为后人所伪托。较晚的文献如《备急千金要方》、自居易诗,那是确实可据的,从而可以证明我国在7世纪时,已有荞麦栽培。到了宋代,那就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明、清,自东北至西南,全国无处不有。 荞麦自古受人重视,主要是由于它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能春播、夏播,秋播,也能冬播。在稻麦收获以后,天旱失收,甚至在秋粮收后,都可插种一熟。也可以同苜蓿,油菜混播。这对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和防灾济荒,都具有很大作用。其次,在用途上,荞麦子粒可作米、面供食用外,叶可含,稿秆可作药,还可充作饲料。关于荞麦的栽培技术,如密植,施肥、收获,以及荞麦畏霜,陈种子不宜种等生物学特性,古人也都有记载。? 《神农书·八谷长生篇》(原书久佚,撰人不详) 荞麦生于杏。出于农石之山谷中。生二十五日秀。五十日熟。凡七十五日成。? 南北朝后魏·贾思勰(6世纪30年代或稍后)撰《齐民要术·杂说》 凡荞麦。五月耕。经三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着子。下两重于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以)下黑子尽落矣。

? 南北朝梁·顾野王(543)揖《玉篇》(北宋·陈彭年等重修(1013) 荞,居妖切。大戟也。音桥。麦也。

唐·孙思邈(652)撰《备急干全要方》 荞麦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动大热风。其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黄帝云,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之,不过八九顿,作热风,令人眉须落,又还生仍稀少。泾邡以北,多患此疾。? 五代晋·刘煦等(10世纪中)撰《旧唐书.吐蕃列传》,其地气候大寒,不生杭稻。有青 麦, 豆,小麦,荞麦。

北宋·唐慎徽(11世纪后期)撰《政和政类本草》,金?张存惠重修(1204)《政和政类本草》 荞麦味甘平寒无毒。实肠胃,益气力,久食动风,令人头眩,和猪肉食之患热风,脱人眉须,虽动诸病,犹挫丹石,能炼五脏滓秽。续精神,作饭与丹石人食之良。其饭法可蒸使气馏。于烈日中暴令口开。使舂取人作饭。叶作茹食之下气,利耳目,多食即微泄。烧其穗作灰,淋洗六畜疮并驴马躁蹄。? 宋·朱弁(12世纪30年代或稍后)撰《曲洧旧闻》 荞麦,叶青、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

宋·陈元舰(13世纪上)撰《岁时广记》占荞麦 琐碎录、中秋无月:则兔不孕,蚌不胎,荞麦不实。盖缘兔蚌望月而孕始,乔麦得月而实。

南宋·赵希鹤(13世纪)撰《调燮类编·粒食》 荞麦过春

荞麦的历史渊源

而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据1986年不完全统计,全国20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cd3f7sgyy5zpak1cslt1is53085cn00ia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