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巧用数学绘本融入课堂教学的小策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巧用数学绘本融入课堂教学的小策略

作者:祁思远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7年第07期

摘 要:数学绘本图文并茂,将数学知识融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数学绘本的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等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材枯燥与机械的不足。因此,笔者尝试研究把相关数学绘本与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巧妙地运用绘本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交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思维能量。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聚焦难点,变静为动;切割画面,分步呈现;拓展绘本,加强操作。 关键词:数学绘本;课堂教学;策略

纵观我们传统的数学教材编排,都是将一个个知识点以例题加练习的形式出现,常常忽略了数学问题具体情境的营造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尤其无法满足低年级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情感需求和生活需求。数学绘本的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等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材的不足。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试选择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配合的数学绘本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和积极的改编,与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充分巧妙地运用绘本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交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思维能量。以下,笔者就以洪秀京“从小爱数学”系列中《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涵盖的数学概念是认识角。这个绘本随着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依依和丫丫的出现和游玩过程呈现了角的形象,为学生直观展示了“藏”在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角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绘本中有关角的知识部分内容学生会在二年级下册学习,还有部分内容将在四年级甚至初中教材中才会出现。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虽然经常看见,但还没有建构“角”的概念。根据教材的进度安排及学情,笔者选取了绘本中有关角的概念和比较角的大小两个方面的内容与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整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打破了传统的例题加练习的教学模式。 一、 聚焦难点,变静为动 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多媒体出示画面1)

师(讲述故事):Hello,我是射线依依。我不会弯曲也不会转折,我只有一个端点(端点闪烁),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看,我的一端可以不断延长(运用白板功能延长射线),可以从大屏幕一直延伸到黑板上(教师用手势表示不断延伸),再向前可以一直延伸到教室门口,可以穿过墙壁延伸到校园外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哦。(学生哇哇叫,一副惊讶状)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丫丫约好了去游乐园玩。我的朋友丫丫已经先到了,她朝我挥挥手。“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依,快过来呀。”看到了吗?丫丫和我一样,也是射线。我和丫丫手牵手形成了“∠”的模样(动态演示射线依依和丫丫靠近,端点重合组成一个角)。“∠”,这个形状称为“角”。组成角之后,就产生了角的顶点和边。我和丫丫相会的点叫作“顶点”。原来我和丫丫都是射线,但现在我们成了“边”。

教材编排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的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对角的感知是原生态的,特别容易把牛角、墙角、桌角等生活物品与数学意义上的角混为一谈。数学意义上的角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由两个射线好朋友依依和丫丫引出角的形象,并通过射线依依的自我介绍给小朋友传递了角的概念。因此,笔者把这个绘本故事作为这堂数学课的情境导入,并把纸质的画面制作成PPT,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呈现相应的画面。如介绍射线依依时,学生的理解应该是有难度的,在二年级上册只认识了线段,还没有接触过射线,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射线的特征,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原有的绘本进行了处理,在射线依依一端采用闪烁式突出端点,然后把原本静止不动的射线在屏幕上不断拉长,加上笔者夸张性的描述与肢体语言,学生一下子就解决了“射线”这个难点,并被依依和丫丫深深地吸引了。

在射线依依和丫丫牵手时,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形成角的动态过程,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两条射线的端点重合在一起,形成角的顶点。学生不仅轻松地建立了角的表象,明确了构成角的基本要素,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为后面角的识别、比较大小打下了基础。

二、切割画面,分步呈现 片段二:

师(讲述故事):依依和丫丫玩了一会儿就感到肚子饿了。正好前面有个果园。哇,有好吃的水果!(多媒体出示画面2)那儿有颗红红的樱桃,我们把两条边轻轻地张开一点点,就可以吃掉樱桃啦。

师:边上还有一颗李子呢。小朋友们,如果我们想要一口吞掉李子,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要把嘴巴张大点儿。 师:那这个角怎么张大呢? 生:就是把那两条边再分开一点。

师:是啊,把两条边再稍稍张开一些,就可以吃掉李子了。(出示画面3) 师:哇,还有苹果呢!苹果比李子要大好多。小朋友们怎么办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把那两条边再分开,嘴张到最大。(那孩子边说边张嘴演示)

师(出示画面4):对,我们把两条边张开得更大一些,就可以吃掉苹果了。那么我们吃掉哪种水果的时候,角最大呢? 生:当然是吃大苹果的时候。

师(出示画面5):对啦,我们把这些角放在一起比较,马上就能明白了。两条边张开的幅度越大,角也就越大。

师(出示画面6):瞧瞧天上,空中秋千高高地飘荡在云彩里。秋千的两根绳子相交形成了一个角。我俩嗖地一下分别攀到两根绳子上,也形成了一个角。旁边的秋千绳上还挂着一个黄色的角。那么,我们和黄色的角相比,谁大一些呢? 生:我觉得黄色的角大。(很多学生点头附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黄色角的边明显更长。

师:那刚才吃水果时比较哪个角大,你们比的是什么呀? 生1:比谁张得大。

生2:这两个角看起来张得差不多,那就比谁的边更长谁就更大。

学生说起来振振有词,理由非常充足。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就是黄色角大。这时笔者再次出示画面1,提醒学生读读射线依依的自我介绍。这时有的学生开始小声讨论,射线依依和丫丫都可以无限延伸,那她们再使劲伸长点不就比黄色角大了吗?还有学生也疑惑了,如果这两个角的边都可以不断伸长伸长再伸长,那怎么比呢?这时笔者出示了画面7。

师:乍一看,两条边伸得更长的黄色角似乎显得更大一些。但是,实际比比看,黄色角和我们竟然一样大。小朋友们想一想,比较角的大小到底是看什么呢?

这时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后明白了,还是要比较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而不是比两条边的长短。

原本画面2、3、4、5在同一页,画面6和7在同一页。如果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阅读,那么答案就直接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这样的过程没有悬念也就没有思考。数学学习的本质不在于阅读,而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考获取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技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没

浅谈巧用数学绘本融入课堂教学的小策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巧用数学绘本融入课堂教学的小策略作者:祁思远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7年第07期摘要:数学绘本图文并茂,将数学知识融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数学绘本的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等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材枯燥与机械的不足。因此,笔者尝试研究把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cd1l34v7f4n7xz5eecp3x5if1klmb00b0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