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模拟试题卷(科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l: N:14 Na:2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同学们曾实验或调查活动:①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用大光圈将视野调亮;②探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性;③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④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其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B.钢、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C.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 D.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
3.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成立的是( )
A.感应电流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所以导体切割磁感线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B.原子核一般有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
C.可燃物的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D.磁体都有二极,如果一根磁体断成二段且都存在磁性,则二段磁体一定都有二极 4.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
①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变为光能
②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变为化学能 ③ 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④ 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⑤ 等质量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
⑥ 科学家把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称为“四中子”,是新发现的元素
⑦ 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A.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⑤⑦ 6.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
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
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7. 下列有关板块学说和地壳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是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 B.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有亲缘关系是大陆漂移的证据之一 C.板块与板块之间相对移动发生彼此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软流层位于地核中
光照 排出的水滴数(个) 8.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不考虑温度对水滴排出的影响)。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 A.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B.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C.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D.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
蓝光 32 红光 26 黄光 2 绿光 l 9.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上述装置,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 ) A.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B.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氢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C.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气体 D.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10. 2014年4月先生家中井水突然变热至57℃,让人恐慌。维修电工访谈得知:
水井内有抽水泵(电动机),原来可以正常工作,井水温度也正常;自从水泵坏了之后,开关S就一直断开,但井水温度从此明显变高,电工检测发现:开关处确实断开,但水泵和井水都带电.由此可知,赵先生家水泵电路的实际连接方式为下图中的( )
11.某同学在野外采集到了下列5种植物,她依据分类原则,将这些植物做成了检索表如图所示,有关此检索表的各分类依据依次是,甲:是否有根 乙:是否有种子 丙:是否有形成层 丁:是否会开花。上述分类依据正确的有( )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丙
12.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长度为5厘米,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液柱长度为95厘米(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液柱长度为32厘米,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A. 29 ℃ B. 32 ℃ C. 30 ℃ D. ℃
13.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