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教学常规要求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一年级特制定此《常规》。
一、备课:备课做到“五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设计相结合、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与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
1.体现新课改指导思想
教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扎实落实“三三五”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教会学生学习。 2.深入钻研教材
1) 任课教师要系统地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研究教材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在全部教材所在的地位。
2) 列出知识网络、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要求,统筹安排每一节课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3.全面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预见学生学习动向,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课题的引入、学生活动、教具选取、问题设计、板书安排、习题作业布置、实验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
各环节进行周密思考,设计适宜的施教方案。要重点设计好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同头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做到“七统一”:统一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自助餐”、统一测试题。
6.说课做到“六说六明确”:说教学目标,明确总体构思;说教材分析,明确重点难点;说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结构;说教学程序,明确教学思路;说学法指导,明确所提问题;说特色创新,明确主攻方向。
7.教案编写:教案做到“八必须”: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必须体现教改思想、必须理顺设计思路、必须重视学生活动、必须突出重点难点、必须精心安排时间、必须科学设计板书、必须及时进行反思。
(1) 要求每位教师每一个进度课时都应有一个教案,不许不备课而上课,不许漏备。
(2) 任课教师应至少提前2天写出教案。
(3) 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叙写、教材简要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教具器材选择、导言设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时间分配设计、板书或板画设计、学法指导、教学后记等。
(4) 教师编写教案,应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教案纸或教案本,教案的书写字迹要工整,形式要规范。青年教师要坚持写详细的教案。 8.上课前,要“复备”,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做教前修改。教师要准备好教学用具。
二、课堂教学
(二) 落实目标导学要求,每节课前教师要板书学生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激发兴趣,主动学习,每节课结束时要对学
2
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 落实教改指导思想
1)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改指导思想,落实“三三五”教学法,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要体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实现“五个要让”,即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三三五”教学法: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课堂、学会的课堂;教师“导”、“评”、“讲”;学生“学”、“思”、“议”、“练”、“展”。
2) 课堂教学要按照教会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要切实重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是目的。
3) “三个允许”: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辩。 4) “四个5分钟”:教师连续授课不能超过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不能少于5分钟,对学生的个别提问不能少于5个,有效的问题设计不能少于5个。授课过程争取做到:找准支点,把握重点,不留盲点。
5) 五个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设计相结合、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与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
6) “五个要”:课堂引入要自然、课堂提问要巧妙、重点难点要突出、知识过渡要平缓、总结反馈要及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