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 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 ....................................................................................................................................................0
1.1设计目的 ......................................................................................................................................................0 1.2设计容 ..........................................................................................................................................................0 1.3编制依据 ......................................................................................................................................................0 1.4坐标系统 ......................................................................................................................................................0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1
2.1 两井定向方案 .............................................................................................................................................1
2.1.1 技术规及限差要求 ..........................................................................................................................1 2.1.2 测量方案 ..........................................................................................................................................2 2.1.3 投点、连接 ......................................................................................................................................3 2.1.4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 ......................................................................................................................4 2.2.2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 ......................................................................................................................6 2.2.3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 ......................................................................................................................7 2.2.3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 ..............................................................................................................7 2.3 两种方案的比较 .........................................................................................................................................7
2.3.1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 ..........................................................................................................................7 2.3.2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 ..........................................................................................................................8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0
3.1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 ............................................................................................................................10 3.2 导线布设系统 ...........................................................................................................................................11 3.3 精度估算 ...................................................................................................................................................12
3.3.1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 ........................................................................................................................12 3.3.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 ........................................................................................................................13
四、高程联系测量 ..................................................................................................................................................14
4.1 高程导入方法 ...........................................................................................................................................14
4.1.1 钢尺导入高程 ................................................................................................................................14 4.1.2 钢丝导入高程 ................................................................................................................................15 4.1.3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 ....................................................................................................................16 4.2 精度估算 ...................................................................................................................................................16 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7 5.1 地面水准测量 ...................................................................................................................................................17
5.1.1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 ........................................................................................................................17 5.1.2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 ........................................................................................................................18 5.2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 ...............................................................................................................................20
5.2.1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 ........................................................................................................................20 5.3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 ...................................................................................................................................22
5.3.1 布设方案 ........................................................................................................................................22 5.3.2 精度估算 ........................................................................................................................................22
六、经验与收获 ......................................................................................................................................................23
一、课程设计概述
1.1设计目的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模拟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环境与测绘学院在2012年5月组织09届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有效的复习并形成体系。
1.2设计容
(1)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高程联系测量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3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测量规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18314-2009) (4)《DZS3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博飞); (5)《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1.4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o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矿区面积小于50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其必要性在于:
(1)需要确定地面建筑物、铁路和河湖等与井下采矿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需要确定相邻矿井的各巷道间及巷道与老塘(采空区)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地划定两相邻矿井间的隔离矿柱。
(3)为解决很多重大工程问题,如井筒的贯通或相邻矿井间各种巷道的贯通,以及由地面向井下指定地点开凿小井或打钻孔等等。
联系测量的任务在于确定: (1)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和y; (3) 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本设计采用两井定向方案与陀螺经纬仪定向两种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精度评定和比较。
2.1 两井定向方案
当矿区有两个立井,且两井之间在定向水平上有巷道相通并能进行测量时,就要采用两井定向。两井定向时,由于两垂球线间距离大大增加,因而由投点误差引起的投向误差也大大减小,这是两井定向的最大优点。 xxAⅠⅡBx1A2B34两井定向示意图图 两井定向示意图 2.1.1 技术规及限差要求
表 近井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与精度要求
等 级 三等导线 四等导线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附(闭)合 导线长度 (km) 15 10 5 3 一般边长 (km) 2~5 1~2 0.5 0.25 测距相对 中误差 1/100000 1/100000 1/30000 1/20000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1/0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 测角中误差 ±1.8 ±2.5 ±5 ±10 《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两井两次独立定向所算得的井下定向边的方位角之差,不应超过±1′。则一次定向的中误差为
M?0??60??22?21.2??
若忽略投向误差θ,认为井上、下连接误差大致相同,则
m上?m下=?21.2??2.1.2 测量方案
2=?15??
本设计中,井上测设采用二级导线,从两个给定已知点M、N敷设导线,求得近井点的坐标及方位角,设计图见图1-1(绿色部分为井上导线)。
图1-1 近井点测量设计图
本设计中,在井下定向水平,测设经纬仪导线A-1-2-3-4-5-6-7-B,导线采用15\基本控制导线。导线布设图见图1-2(蓝色部分为井下导线)。
图1-2井下导线布设图
2.1.3 投点、连接
投点: 在两个立井中各悬挂一根垂球线A和B。投点的方法与一井定向相同,只是每个井筒悬挂一根钢丝,投点工作比一井定向简单,而且占用井筒时间短。指用锤线或激光束将地面点的位置通过立井传递至定向水平的测量工序。包括单重稳定投点、单重摆动投点和激光投点。
本矿井筒400左右,不算太深,滴水不大,井筒气流比较缓和,因此决定采用单重稳定投点方式。
所需设备及要求:
垂球:50-100kg;钢丝:0.5-2mm的高强度优质碳素弹簧钢丝;单闸手摇绞车;导向滑轮:直径不小于150mm;定点板;加盖大水桶;小锤球。
地面连接: 地面连接的任务在于测定两垂球的坐标, 再由坐标算出两垂球的方位角来。关于地面连接的方式,根据两井筒相距的远近而有所不同。当两井相距较近时,则可插入一个近井点, 然后用导线连接,当两井相距较远时, 则可在两井筒附近各插入一个近井点来连接。如图1 所示。当敷设导线时, 应该使导线具有最短的长度并尽可能沿两垂球连线的方向延伸, 因为此时量边误差对联线的方向不产生影响。一般可按照设立近井点的要求进行测量, 但在定向之前, 应根据一次定向测量中误差不超过±20″的要求。
井下连接: 在定向水平上, 一般可用井下 7″经纬仪导线将两垂球线连接起来,在巷道形状可能的情况下,和地面连接导线一样尽可能沿两垂球方向敷设,并使其长度最短。在选定了井上下连接方案后,应进行精度预计。如果井下经纬仪导线起始边的方位角中误差Ma0不超过20″,方案才能被采用。
2.1.4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
工作组织的主要流程有: (1)准备工作
选择连接方案,做出技术设计;定向设备及用具准备;检查定向设备及检验仪器;预先安装某些投点设备和将所需用具设备等送至定向井口和井下;确定井上下负责人,同一负责指挥和联络工作。
(2)制定地面的工作容及顺序
(3)制定定向水平上的工作容和顺序
(4)定向时的安全措施:定向过程中应劝阻一切非定向工作人员在井筒附近停留;提升容器应牢固停妥;井盖必须结实可靠地改好;对定向钢丝必须事先仔细检查,放提钢丝时应事先通知井下,只有当井下人员撤离时才能开始;垂球未到井底,人员不得进入井筒;钢丝要均匀慢放。
(5)定向后的技术总结:包括定向测量的实际时间安排,实际参与定向的人员和分工;地面连测导线的计算成果及精度;定向的业计算和精度评定;定向测量的综合评述和总结。 2.1.4 业数据处理
由于每个井筒只投一个点,不能直接推算井下导线边的方位角。因此,首先采用假定坐标系统,然后经过换算求得与地面坐标系统一致的方位角。
(1)根据地面导线计算A、B点坐标,通过坐标反算原理求出两锤球线连线在地面坐标系统中的方位角、边长;
y?yA?yAB?B? xB?xA?xAB tan?ABSAByB?yAxB?xA22???(?xAB)?(?yAB)sin?ABcos?AB
(2)建立井下假定坐标系统,计算在定向水平上两锤球线连线的假定方位角、边长。通常为了计算方便,假定A-1边为x′轴方向,与A-1垂直方向为y′轴,A点为坐标原点,即
''?'\x??00000A1 ,A?0 , y''A?0
'计算井下连接导线各点假定坐标,直至锤线B的假定坐标 xB 和 yB 。再通过反算公
式计算AB的假定方位角及其边长:
tan?'ABy'B?y'Ay'B?'?' xB?x'AxA
SAB 和 S'AB 应相等。
S'ABy'B?y'Ax'B?x'A22???(?x'AB)?(?y'AB)''sin?ABcos?AB 理论上讲,
(3)按地面坐标系统计算井下连接导线各边的方位角及各个点的坐标。
'?????ABA1AB
式中 若?AB < ?'AB 时, ?A1??AB?360????AB
然后根据 ?A1 之值,以锤线A的地面坐标重新计算井下连接导线各边的方位角及各点的
坐标,最终求得锤线B的坐标。井下连接导线按地面坐标系统算出B点坐标值应和地面连接导线所算得的B点坐标值相等。为了检核,两井定向也应独立进行两次,两次算得的井下起始边的方位角互差不得超过1′。 2.2 陀螺定向方案
设计应包括选用仪器、选定地面和井下测定边、观测方法和限差、精度估计、坐标传递、工作组织等 陀螺定向是运用陀螺经纬仪直接测定井下未知边的方位角。它克服了运用几何定向方法进行联系测量时占用井筒时间长、工作组织复杂等缺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矿井联系测量和控制井下导线方向误差的积累。本次陀螺定向所用陀螺经纬仪为JT15No79563陀螺经纬仪。 2.2.1 陀螺经纬仪定向基本原理
上图中?为仪器常数,r为子午线收敛角,?T为陀螺方位角,?0为坐标方位角,A0为地理方位角。各个参数的关系如下:、
?=A0??TA??′T??A0??0??
??A????′T??平??①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 求得仪器常数:=-
②在井下定向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在井下进行陀螺定向,则定向边的地理方位角A为:A=+ 。
测量要求:测定定向边陀螺方位角应独立进行两次,其互差应小于40″。
③仪器上井后重新测定仪器常数
仪器上井后,应在已知边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2—3次。前后两次测定的 仪器常数,其中任意两个仪器常数的互差应小于40″,然后求出仪器常数的最或是值。 用白塞尔公式评定一次测定中误差。 ④求算子午线收敛角
地理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
子午线γ0的符号由安置经纬仪的位置确定,在中央子午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⑤求算井下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 由上述公式可得出:△= -=+-
因此井下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 A-= +-
2.2.2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
本次测量运用逆转点法
第一步:在A点安置陀螺经纬仪,严格整平对中,并以两个镜位观测测线方向AB的方向值——测前方向值M1。
第二步:将经纬仪的视准轴大致对准北方向(对于逆转点法要求偏离陀螺子午线方向不大于60′。
第三步:测量悬挂带零位值——测前零位,同时用秒表测定陀螺摆动周期。 第四步:用逆转点法精确测定陀螺北方向值NT。
启动陀螺马达,缓慢下放灵敏部,使摆幅在1°~3°围。调节水平微动螺旋使光标像与分划板零刻度线随时保持重合,到达逆转点后,记下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连续记录5个逆转点的读数u1、u2、u3、u4、u5,并按下式计算NT:
第五步:进行测后零位观测,方法同测前零位观测。
第六步:再以两个镜位测定AB边的方向值——测后方向值M2。 第七步:计算TAB陀螺方位角: ()
于是可得井下定向边坐标方位角。
2.2.3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
①必须在熟悉陀螺仪性能的基础上,由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人员来使用仪器。
②在启动陀螺马达达到额定之前和制动陀螺马达的过程中,陀螺灵敏部必须处于紧锁状态,防止悬挂带和导流丝受损伤。
③在陀螺灵敏部处于紧锁状态、马达又在处于高速旋转时,严禁搬动和水平旋转仪器。 ④在使用陀螺电源逆变器时,要注意接线的正确;使用外接电源时应注意电压、极性是否正确。在没有负载时,不得使用逆变器。
⑤陀螺仪存放时,要装入仪器箱,放入干燥剂,仪器要正确存放,不要倒置或躺卧。 ⑥仪器应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切忌放到热源附近。 ⑦仪器用车辆运载时,要使用专用防震包装箱。 ⑧在野外观测时,仪器要避免太直接照射。
⑨目镜或其他光学零件受污时,先用软毛刷轻轻拭去灰尘,然后用镜头纸或软绒布揩拭,一面伤光洁度和表面涂层。
2.2.3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
按跟踪逆转点法进行陀螺定向时,主要误差来源有: ① 经纬仪测定方向的误差;
② 上架式陀螺仪与经纬仪的连接误差; ③ 悬挂带零位变动误差;
④ 灵敏部摆动平衡位置的变动误差;
⑤ 外界条件,如风流、气温及震动等因素的影响。
2.3 两种方案的比较 2.3.1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
1、地面连接误差
地面连接误差包括由近井点T到结点Ⅱ和由结点Ⅱ到两垂球线A、B所设两部分导线的误差。
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假定一坐标系统:AB为y轴,垂直于AB的方向线为x轴。则
2222222m上=m????m?mc?nm??XAXB?AB
c——两垂球线间的距离;
——由结点到垂球线A间所测设的支导线误差所引起的A点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误差;
——由结点到垂球线B间所测设的支导线误差所引起的B点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误差; n ——由近井点到结点间的导线测角数; ——由近井点到结点间导线的测角误差。
2mxA???m???2222、mxAl??ml2sin2?、mxB?RyA???m???2?R2yB2、mxBl??ml2sin2?
经计算,得=12.78<21.2,符合精度要求
2、井下连接误差
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所引起的不同边的连接误差计算公式:
22222??M??m?cR?R?????AB2?22222????RB???M?3??m?c??RA?22222??M?i??m?c??RA??RB???
由井下导线量边误差所引起的连接误差计算公式:
22222m???aclsin?i?i 1
上式中R'A(见图9-11)为由导线点1、2、3、…、(i-1)到垂球线A的距离在AB连线上的投影;而R'B则为由导线点i、i+1、…、(n-1)到垂球线B的距离在AB连接上的投影。 经计算,最大方位角误差为14″,小于限差15″,符合精度要求。 则=19.1″
2.3.2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
陀螺经纬仪的测量精度,以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表示,跟踪逆转点法定向时的误差分析。
以德国威斯特发伦采矿联合公司的GYROMAT2000型陀螺经纬仪为例来进行探讨。按跟踪逆转点法进行陀螺定向时,主要误差来源有:① 经纬仪测定方向的误差;② 上架式陀螺仪与经纬仪的连接误差;③ 悬挂带零位变动误差;④ 灵敏部摆动平衡位置的变动误差;⑤ 外界条件,如风流、气温及震动等因素的影响。 (1)经纬仪测定方向的误差
一条测线一次观测的程序为:仪器在测站对中整平;测前以一测回测定测线方向值;以5个连续跟踪逆转点在度盘上的读数确定陀螺北方向值;测后以一测回测定测线方向值。这样,此项误差包括:
①对中误差
一般陀螺定向边都较长,当测线边长d=60m时,取eT=ec=0.8mm,则觇标对中误差和仪器对中误差为:
2=
②测线一测回的测量方法中误差 mi??6\
测前测后两测回的平均值中误差
6\ m????4\.2i平2③由5个逆转点观测确定陀螺北方向的误差
逆转点观测误差包括跟踪瞄准误差mυ和读数误差mo。
mυ??30\30\ ????4\V7.5mo??0.05t??0.05t?60??3\
故逆转点观测误差为:
mc??mυ2?mo2??42?32??5\
由5个逆转点读数计算平均值的公式为:
N0?1(u1?3u2?4u3?3u4?u5) 12m1?9?16?9?1?mc??c??2\5
1442则相应的误差为:
mN0??故经纬仪测定方向的误差为:
m??m2?m2?m2?m2??1.892?1.892?4.242?2.52??5\.6
HeceTN0i平(2)上架式陀螺仪与经纬仪的连接误差
陀螺仪与经纬仪靠固定在照准部上的过渡支架来连接。每次定向都要把陀螺仪安置在经纬仪支架上,这样由于每次拆装连接而造成的方向误差,根据用多次的实际测试,求得其连接中误差mE??2\,取mE(3)悬挂带零位变动误差
悬挂带对陀螺摆动系统的指向起阻碍作用,在实际观测时采用跟踪的方法可以消除悬挂带
WILDT3经纬仪对三台仪器
??2\。
扭力的大部分影响。悬挂带材料的力学性质的优劣、陀螺运转造成的温升、外界气候的变化以及摆动系统的机械锁紧和释放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引起零位变位。根据对三台陀螺经纬仪的167次测试结果,求得悬挂带零位变动中误差ma??4\。 (4)灵敏部摆动平衡位置的变动误差
影响摆动平衡位置变动的主要因素是:电源电压频率的变化引起角动量的变化,灵敏部部温度的变化引起重心位移以及由于温升造成悬挂带和导流丝的形变等因素,都会造成平衡位置的变动。由此而造成的误差多呈系统性,按JT15陀螺经纬仪灵敏部结构形式进行的98次试验,摆动平衡位置的最大离散度为12\~16\,中误差mb??6\。 (5)外界条件,如风流、气温及震动等影响
这些条件的影响程度较为复杂,无法精确地一一测试,可取m所以,测线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为:
222mT??mH?mE?ma2?mb2?m外??5.62?22?42?62?52??10\.6
外??5\。
误差分析的结果说明德国威斯特发伦采矿联合公司的GYROMAT2000型陀螺经纬仪的设计精度是合理可行的。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在井下施工过程中,平面控制测量按照与地面控制测量统一的坐标系统,建立地下的控制
系统。根据地下导线的坐标,就可以放样出巷道中线及其腰线的位置,指出巷道开挖的方向,保重贯通施工时时的精度要求。矿区控制一般布设成三角网,边角网或导线网。在布设控制网时,每个井口附近至少有一个控制点。而在井下巷道中测量时,只能敷设成支导线或者导线网的形式,随着巷道的开挖向前延伸。
3.1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
井下导线的布置,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进行。根据我国1989年能源部颁发《煤矿测量规》规定,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这两类又都应该敷设成闭(附)合导线或者复测支导线。技术指标见表1-1、表1-2。
表1-1基本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井田一翼长度
/km
测角中误差/″ 一般边长/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闭(附)合导
复测支导线
60~200 1/6000 40~140 1/4000
表1-2 采区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井田一翼长度/km 测角中误差/″ 一般边长/m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1 ±15 30~90 1/4000 1/3000 <1 ±30 — 1/3000 1/2000 基本控制导线按照测角精度分为±7″和±15″两级,一般从井底车场起始边开始,沿主要巷道( 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集中上、下山等 )敷设,通常每隔1.5~2.0km应加测陀螺定向边,以提供检核和方位平差条件。采区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15″和±30″两级,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或片盘运输巷道以及其他次要巷道敷设。
≥5 <5 ±7 ±15
线 1/8000 1/6000
3.2 导线布设系统
3.2.1 基本控制设计
由于本矿井两翼长度在4km和3km左右,因此基本导线测角中误差要求15″,附和导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要求1/6000。根据技术规,基本控制布置为四等导线就可满足要求,采用J6经纬仪进行。基本控制网设计见图3-1。
图3-1 基本导线布设
3.2.2 采区控制设计
由于本设计小于1km,因此测角中误差小于±30″即可,采用J6经纬仪进行。采区控制设计见图3-2。
图3-2 采区导线布设
3.3 精度估算
3.3.1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
精度评定
(1)点位总误差MK2=MOK2+ MDK2+ MS2 ①由定向引起的点位误差MOK
M0k1= R1 *mα0 /ρ =0.04376m=43.76mm
① 由井下导线测角两边引起的点位误差MDK MDK=MC=40.35mm
② 由起始点坐标误差引起的点位误差MS MS=9.87mm
由于两井定向独立进行两次M0k= 点位总误差= =57.64mm (2)点位总预计误差MK预=2MK
MK预=2MK=115.28mm<生产限差(200mm)
3.3.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
如图1 所示,设导线起点为第1 点, 终点为第( n+ 1)点, 共需推算n 个点的坐标, 在推算中,设各点角度观测值为?i, 各边观测值为si,各边方位角为 ?i ,各点坐标为 xi、 yi ,则导线末端点坐标为:
(1)
如不考虑起始点坐标 xi、 yi 的误差影响,微分上式可得:
(2)
式中, ( y n+ 1+ y i)、 ( x n + 1 + x i ) 分别为第i 点至末端点在y 和x 方向
的坐标增量。
经计算,D5点的点位误差为(3.08mm,4mm)符合精度要求。
四、高程联系测量
矿井高程联系测量又称导入标高,其目的是建立井上、井下统一的高程系统。采用平硐或斜井开拓的矿井,高程联系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将地面水准点的高程传递到
井下。
4.1 高程导入方法 4.1.1 钢尺导入高程
高程导入是立井高程导入并用长钢尺导入,目前国外使用的长钢尺有500m、800m、1000m等几种 。 施测方法:
①下放钢尺在地面及井下安平水,分别在A、B两点所立水准尺上读取读数a、b,然后将水准仪照准钢尺,在井上下同时读取读数准仪m、n,同时测定井上下温度t1、t2 ,温度取井上下的温度平均值,即t=(t1+t2)/2 。
②根据上述测量数据,求得A、B两点的高差为: h=(m-n)+(b-a)+ΣΔL
其中ΣΔL 为钢尺的总改正数。它包括尺长、温度、拉力和钢尺自重等改正数。即ΣΔL=ΔLk+ΔLt+ΔLp+ΔLc
③高程导入的基本公式和图形如下: h=l-a+b=l+(b-a)
B点在统一坐标系中的高程 HB=HA-h
④导入高程需独立进行两次 前后两次之差不得超过l/8000。
4.1.2 钢丝导入高程
采用钢丝法导入标高时,首先应在井筒中部悬挂一钢丝,在井下端悬一重锤,使其处于自由悬挂状态。
施测方法:
①在井上、井下同时用水准仪测得A、B处水准尺上的读数a和b,并用水准仪瞄准钢丝,在钢丝上作上标记;变换仪器高再测一次,若两次测得的井上、井下高程基点与钢丝上相应标志间的高差互差不超过4mm,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②可通过在地面建立的比长台用钢尺往返分段测量出钢丝上两标记间的长度,且往返测量的长度互差不得超过L/8000(L为钢丝上两标志间的长度)。
③这样,井下水准基点B的高程HB即可通过下式求得:HB=HA-L+(a-b)
4.1.3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
运用光电测距仪导入标高,不仅精度高,而且缩短了井筒占用时间,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导入标高方法。
光电测距仪导入标高的基本方法:
①在井口附近的地面上安置光电测距仪,在井口和井底的中部,分别安置反射镜;井上的反射镜与水平面成45°夹角,井下的反射镜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光电测距仪分别测量出仪器中心至井上和井下反射镜的距离L、S。从而计算出井上与井下反射镜中心间的铅垂距离H:H=S-L+ΔL式中,ΔL为光电测距仪的总改正数。
②分别在井上、井下安置水准仪。读取立于E、A及F、B处水准尺的读数e、a和f、b。 ③A、B之间的高差为: h=H-(a-e)+b-f 。 ④B的高程HB: HB=HA-h 。
⑤运用光电测距仪导入标高也要测量两次,其互差也不应超过H/8000。
4.2 精度估算
导入高程均需独立进行两次,也就是说在第一次进行完毕后,改变其井上下水准仪的高度并移动钢尺,用同样的方法再作一次。加入各种改正数后,前后两次之差,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一般取导入高程的误差Mh0?d22,d为允许误差,约等于井深的1/8000。
Mh0?
d22?122?350?15.47mm 8000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5.1 地面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采用国产光学仪器厂DS3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木质水准尺。每一测站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两点之间的高差,两次测得结果若在5mm限差之,则取两次结果平均数作为所测高差结果。由于测区地理原因,为了防止脚架的升降,应自备尺垫。为减弱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及仪器及脚架沉降所带来的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从国家二等水准点SZ1到近井点Ⅰ,及由近井点Ⅰ至国家二等水准点之间测段都布设为偶数段测站,并且在观测过程中,相邻测站间标尺要互换。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一样,亦自成系统。矿区地面之间通视良好,地势起伏不大,附合水准路线按地面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见表1-1
水准点埋设完毕,即可按拟定的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先在水准起始点立尺,作为后视尺,再安置仪器于测站1,同时选择转点,放上尺垫,并立另一水准尺于其上,作为前视尺,后视起始点水准尺,得后视读数,前视转点得前视读数,后视值减前视值得起始点与转点的高差,记录计算完毕后,沿水准路线前移,将仪器安置于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原处不动,转过尺面作为第二站后视尺,第一站前视尺作为后视尺,同时继续观测、记录及计算。重复此过程,完成高程观测全部工作。
表四等精度水准要求 仪视线前后视前后视视线离地基本分划、辅助基本分划、辅助器长度距差距累差等级 面低高度分划黑红面读数分划黑红面高差级(m) (m) (m) (m) (mm) (mm) 别 四级 DS3 100 5 10 0.2 3.0 5.0 5.1.1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
主井与副井之间的水准测量,以近井点Ⅰ作为水准基点。为顾及两井口水准基点相对高程中误差引起贯通点K在Z轴方向的偏差中误差的限定值,即±0.03m,所以井口水准基点的高程测量按照《国家水准测量规》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设。本次地面水准测量作业方案为
自已知国家二等水准点SZ1起测,沿水准附合线测设到国家二等水准点SZ2。从水准点Ⅰ开始向主井布设水准支线,传递主井高程。
图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
5.1.2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
在MATLAB中编程进行求解,以下为代码: B=zeros(8,7);
JK=[1,99;1,2;2,3;3,4;4,5;5,6;6,7;7, 99]; i=1; while 1 if i==9 break; end j=JK(i,1);k=JK(i,2); B(i,j)=1;
if k==99; a=1; else B(i,k)=-1; end i=i+1; end
Q=blkdiag(2.6628,1.4047,4.2235,1.7795,1.611,1.3075,3.2838,1.2187); P=inv(Q); BTPB=B'*P*B; Qhh=inv(BTPB);
表 点位精度估算
权值 以
水准方
边长(m) 200m协因数
向
为单位权 2.662
SZ1->1 75.109 2.2574
797 1.404
1->2 142.38 3.1216
692 4.223
2->3 47.354 4.3611
508 1.779
3->4 112.388 4.2725
549 1.610
4->5 124.149 3.8801
967 1.307
5->6 152.961 3.3435
523 3.283
6->7 60.905 1.1338
803 1.218
7->SZ2 164.103
747
注:每千米高差中误差10mm
点号
点位 误差
1 2 3 4 5 6 7
3.004929 3.53361 4.176649 4.134005 3.939594 3.657048 2.129601
5.2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
石门处为平巷部分,采用与地面上同样的北光DS3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往返测高差的较差不大于±50mmR.(R为水准点间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本次任务中水准路线部分路程较短,采用地下二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规格。本次平巷部分采用水准高程测量。
水准仪高差传递的具体作法是:当由上平巷向下平巷通过斜巷传递高程时,在斜巷上端整置仪器,后视上平巷中的高程点A,测垂直角量斜边和A点处的觇标高。然后,前视一临时设置的固定照准点,测垂直角量斜边。在斜巷中每两站之间均用临时设置的固定照准点代替测点。在上下两站观测过程中,其中间设置的固定照准点一直保持不动(迁站时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动照准点)。中间各站均前后视照准点测垂直角量斜边。当测到斜巷下端时,在最后一站后视固定照准点,测垂直角量斜边,前视下平巷中的高程点B,测垂直角量斜边和B点处的觇标高。A、B各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下式计算:
hAB=HB-HA=h1+h2+……hn+a-b
式中a---上平巷水准点觇标高; b---下平巷水准点觇标高;
采用变更仪器高(两次仪器高互差应大于10 cm)的方法进行观测。两次测得的相邻点间的高差互差不大于5 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由于井下高程点有的设在顶板上程点在顶板上时,应在读数前加“-”号后,再进行运算。有的设在底板上,高差hi的计算公式都是hi=ai-bi(即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只是当高程点在顶板上时,应在读数前加“-”号后,再进行运算。
5.2.1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
由一个井筒向另外一个井筒布设水准路线,见图
井下水准布设图 5.2.2 井下水准精度估算
在实际工作中,常以单位长度的高差中误差的大小,衡量水准测量的精度。假定有一水准线路,其全长为L,水准仪至水准尺的距离为l,则该水准线路的测站数为n=L/2l
L mHK??mh0L
mh0为千米长度的水准线路的高差中误差,称为单位长度的高差中误差。《煤矿测量规程》
mHK??mh2m0L??2l2lmh0??2m02l规定井下水准往返测量的高程闭合差=2 =±50mm,也即容许的单位长度的高差中误差==17.7mm。井下水准路线长度总长为356m 代入数据求得: L水=0.35629
代入公式 mHK??mh0L求得: MHK水=17.7=10.57mm 将MHK水代入公式求得: ==7.47mm
5.3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 5.3.1 布设方案
5.3.2 精度估算
实际工作中根据多个三角高程导线的闭合差或往返测之差来求算单位长度的高差中误mh0 一次往(返)测三角高程导线终点高程中误差为: mHK=±
L式中:h0—单位长度(1km)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中误差;
L—三角高程线路长度,以km为单位。
《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基本控制导线的高程容许闭合差fh容=2=100mm。即规程要求每千米长度容许的高程中误差为:=100/2=50mm。
三角高程线路长度L三=0.08316+0.08245+0.07518+0.07849+0.07584=0.39512km 三角高程支线终点的高程中误差:MHK三=50=31.43mm 支线需独立往返施测两次所以:MHK三’==22.22mm 估算最弱点的高程误差
近井点Ⅰ高程误差MH1=6.4857mm 高程联系测量误差Mh0?15.47mm 水准支线高程误差:=7.47mm
三角高程支线终点的高程误差=22.22mm =28.82mm
高程总预计误差MH预=2MH=57.65mm<生产误差(200mm)
六、经验与收获
个人认为,课程设计需要首先确定整个文书的框架,然后根据既定的大纲来完成文书的书写,思路清晰,图表工整、严谨。
最初在做联系测量时,由于两井之间距离太近,导致误差超限。选择距离大约300m的两井之后,问题得以解决。
由于知识点散落,已知数据不明,任务不清,大纲过于旧,导致课程设计困难重重,做出来也是得先国家、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