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葫芦岛市一高中15—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1982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07年 2.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下图为北京市流动人数占国内流动人数比重日统计图,读图回答3~4

题。

3、 2014年1月17日至31日,北京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4、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

A.能够确定2月1日北京市人口总数最少 B.北京市人口总数减少 C.不能确定2月1日此京市人口总数最少 D.北京市人口总数增加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5---6题。

5、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6、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7~8题。

7、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A.0~13岁 B.13~23岁 C.23~40岁 D. 40~65岁 8、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1 / 8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9-10题。

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10、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

11、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0~11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4亿~15亿人 约15亿~16亿人 15.1亿人或16.6亿人 约8亿~9亿人 12、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4、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城市郊区建设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图,完成15~16题。

2 / 8

15.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 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郊区 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 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 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 16.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 ②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③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 ④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17~18题。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A.位于城市中心 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 D.周边居民数量多 18.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甲:休闲旅游中心 B.乙:化学工业中心 C.丙:对外交流中心 D.丁:仓储物流中心 右图为发展中国家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 中心远近关系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Ⅲ区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土地租金最高 B.环境质量极差 C.交通不够便利 D.服务设施不全

20.Ⅰ区属于 (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科技园区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

2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 )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B.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 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2~23题。

3 / 8

2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3.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2009年2月11日武汉召开“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工程三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力争全国率先。据此并读图回答。

24.武汉城市圈中同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与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 正确的是 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A.重叠 3级 B.排斥 2级 C.嵌套 2级 D.交错 1级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25~26题。

25.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 )

A.东 B.南 C.西 D.北

读“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回答26~27题。

26.该城市所处的气候区最可能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7.图中②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文化区 D.工业区 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8~29题。

4 / 8

28、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风力较大 B.②风力较大 C.风力相当 29、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 ( ) A.低温少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如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30~31题。

30.B点所在气压带是 ( )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31.下面四幅图中和如图中A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是 ( )

5 / 8

D.无法比较D.温和多雨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葫芦岛市一高中15—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年级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A.1982年B.1992年C.2002年D.2007年2.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①生活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cbjc6wwss79ew80o94h77xpo5846y00qz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