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华东师范大学气象学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02)高等数学(B) (944)气象学与气候学 参考书目为
1.《气象与气候学》,周淑贞等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也可以用app软件。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木糖英语的名师讲解,或者木糖英语的课程,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初次做题还没有什么思路,那就可以多看看真题里面的答案解析考研英语很难,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不要看分值少,就不去理会,做题时可以放在最后做,也可以放在第一题去做,但一定要做,因为完型的做题套路其实并不深,只要做几年真题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的简单之处。
⑸新题型: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⑹翻译:翻译一般得分都很低,尽力去练习,遵循“信达雅”原则,当时买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使劲练,还是有效果的,信达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也就是说当我们做翻译时,绝对不能简单直译,而是要转换成符合中文习惯与中文美感的句子,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最终要求,考场上切忌切忌做直译,做题时可
以将句子的成分做一个分析,会比盲目做题好很多。 (944)气象学与气候学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的复习,在七月份我打算在回学校后开始复习,复习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八月份整个月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看课本,熟悉内容,那时候还没想到去购买其他专业课的资料。在八月份复习过程中,了解到考试大纲,和学校官网的对比起来,内容还是有些出入,不过知识大同小异,是互通的,表述上有些许差异。这时候还没购买别的课本,记得第一次购买课本时,还买错了,后来在学姐帮助下,才购买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课本。与此同时,我在淘宝上也买了资料,里面包含一些真题,课本的资料等等。在重新看课本的过程中,发现考试大纲就是按照参考书章节知识点提要编写的,内容近似在9成左右。另外在购买的真题中,发现好多题目竟然是课本上的习题,更加明确了课本的神奇之处。 之后九月份一直以课本为主,本书的框架很清楚,我分为几个模块,区别模块可以以章节为区别标准,第一章大气概述,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四章大气的水分,第五章天气系统与天气过程,第六章气候的形成,第七章气候带与气候型;每一章节内容都标明其重点知识点和难点,分章节进行学习可以细致又具体地把握整本书的内容。里面有大量的细小知识以及重要理论和原理。比如某知识点是必须倒背如流的。我统计了近5年的真题考点,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和第四章大气的水分就是常考点,比如说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如何判别大气稳定度和气压随高度分布的定性解释;气压场的表示方法,气压场的基本形式;促使空气运动的力;地转风、梯度风的概念、形成、风压定律;气环流的概念,三圈坏流的模式及风带、气压带的形成,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等都是常考知
识点,因此需要具备总结归纳对比各个理论。在九月份期间,在复习课本的同时,边做笔记,节省了很多对比分析知识点的功夫,整整一个多月,我记得是国庆最后那天,完成了基础的笔记,全部都打在电脑上,划分为七节。
十月份和十一月份两个月每天早上和傍晚背诵一个多小时,把基础的知识点全部记住,重点理论对比分析的,每天晚上用一个小时左右重点学习,在这两个月期间,对专业课学习的体会越加深刻,我认为,课本知识点并不多,全部掌握之后就是如何在心中有一个大框架,因此在对基础笔记添加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手写了11章节的知识点框架和各个章节联系导图,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后,对整体框架又有进一步的认识,便开始训练一些综合性大题。这些题目能很好的强化对各个章节知识点的融汇贯通能力,比如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麽?近带气候变化趋势如何?能响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改造局地气候以影响大范围气候变化分析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你对未来气候变化有何看法?依据是什么?等等这些题都是一些综合性的大题,考生需要在理解各章节知识点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综合题目的解答。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公共课,公共课的题目繁多,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规律可言,甚至很多人选择题海战术,试图刷题去提升自己,其实我个人觉得研究生考试还是不要题海战术的好,再繁杂的题目其实都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笔记,找一些重要的技巧,比如阅读可以用答案去带入题目,这样就可以把题目们进行分类,提高做题效率,同样的还有公共课政治,《政治新时器》虽然已经精简了知识点,但题目的数量仍然是不可小觑的,我们还是需要做一些如框架性质的笔记或总结,将每个知识点互相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这里有些偏题,聊了这么多的公共课,我们还继续聊专业课上面的一些问题。
在十二月份,对真题梳理和知识点统计后,有重点性的复习对应内容,我记
得有一年的真题就是一个总结性的题,另外一道大题也是平时的知识点总结。在考前半个月,我自己做了5套研教新版的模拟卷,严格三个小时答题,使用标准答题卡。前几次模拟都写不完,主要是训练答题的顺序和书写的规范。这本习题感觉非常贴近出题人的思路。因为思维要跟出题人靠近一下,也换种方式思考和学习。还有就是在考试过程中我发现了研教新版习题的原题,轻而易举做出来,建议大家一定要把这本习题好好做一做,千万不要浪费。以实际大气中,如果温压场不对称,对气旋形成有何作用?就是研教新版习题集收录在册的以前考过的一道,竟然又考了,非常意外。还是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不要忽视任何一道题,因为无论哪道都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
我们学校最近几年考试题型都有些许变动,比如说增加了一些内容,移除了什么题型,因此,我的建议是,把课本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更多的是需要注意各个知识点的串联和现实的应用。这些需要自己单独进行训练。
专业课做题是一定以基础为主,知识点一定要记牢掌握好,即使考场上实在不会也不至于空着。提醒一点是即使算出答案不要就觉得算完了,最后一定要用文字描述一下题目所求和答案,细节决定成败)。
拿到卷子一定看一下答题卷数,并在最下面按顺序标上,预防写差页或者空白页(很多学生会干这种事……)。一般卷子答题纸都在10页以上,大部分都是12页,所以如何分配这些答题纸也是门学问。我的方法就是按照分值来分配答题纸的页数,所以你在答题的时候要时刻想着自己的分配占比,不要写的高兴忘乎所以,把后面论述题的地方占完了,要知道,占大头分数是后面论述题,如果字数太单薄,老师想给你高分也无从下手啊。而且像论述题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回答,改卷老师多多少少都会改的松一些。
接下来说题型,关于简答题,我只提醒一点,简答题是简要回答问题,把重点表达出来就够了,不要写成论述,费时费力而且分数少。关于论述题,注意一定要先解释一下题目中提及的知识点,一方面向老师展示你的基础知识功底扎实,另一方面多写学术性文字可以使你的回答更丰满,看上去不全是你自己的自说自话。
最后提醒大家几个小细节,一个是字迹,不用多说的,不用多好看但是一定要清晰,不要写的鬼画符让老师看不懂;二个是题号,一定一定要标清楚,不要让老师到处找不到你的答案。最后的最后说一下速成专业课的方法,就是死背真题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把能想起来的,沾边的都往卷子上写就行了……
没什么事我就把当时用的笔记又重新根据新大纲整理了下来,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一些包括真题,学长学姐的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等等很珍贵的资料都可以送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