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等系列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完善以数据平台系统为依据,以专业诊断与改进为核心、以课程诊改为基础,以质量文化建设为轴心的学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形成常态化的诊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学校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要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完善落实质量标准和制度规范为重点,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贯彻“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学校统筹、院系主体、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文化为轴”的学校自主诊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持续改进、全方位监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
1
质量,增强学校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统筹、院系主体、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文化为轴”的学校自主诊改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问题导向,数据支撑,精准诊断,持续改进”的诊改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各层面的教学、服务与管理质量标准更加完善,诊断精准程度显著提升,人才培养各要素持续改进收效明显;现代质量文化初步形成,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示范高职强校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要素质量计划和质量标准更加完善,学校各层面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各质量保证岗位设置更加合理,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质量保证制度规范更具操作性,质量保证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健全,内部治理能力有效增强。
——诊断改进工作形成常态化。建立完善涉及全员、贯穿全程、覆盖全面,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诊断改进工作制度,将诊改工作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学校信息系统在诊改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预警
2
功能更加完善,逐步构建富有内生活力和创新动力的常态化诊断改进工作机制。
——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学校专业定位更加符合黑龙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专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专业(群)特色更加显著,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专业资源优化和共享能力不断增强,专业自主诊改与外部诊断机制更加健全;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完善。
——质量文化更加丰富。“学生中心、发展为本、需求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得到贯彻,“自加压力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工作的学校自主设计、专业自主实施、师生自主改进、服务部门自主管理的质量管理氛围形成。质量标准、工作规范的开发实施与PDCA工作流程有机结合,教学质量工作由管与督向引与导相结合转变。
三、体系建设 (一)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党委领导、院长负责、诊改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的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组织机制,成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副院级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个部门负责人组成。诊
3
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组织领导学校诊改工作,审定诊改工作方案,对诊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决策。诊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咨询小组,诊改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学督导处,负责制定诊改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划、年度诊改工作计划,统筹各部门各层面扎实开展诊改工作,对诊改工作定期进行总结;诊改专家咨询组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对诊改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学校专业、课程、学生质量等的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
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构成 组 长:康忠宝 范利仁
副组长:赵岩铁 马守富 刘树海 蒋双庆 康国初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诊改工作办公室构成 主 任:康国初 副主任:艾纯志
成 员:督导处、教务处全体成员
4
图1 纵向五系统中学校各职能部门归属与组织架构图
构建“五横五纵”的质量保证逻辑结构,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在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层面建立各层级质量管理系统,厘清各部门归属,建立各部门质量保证工作组,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各部门质量保证工作组承担运行、监控、改进等任务,把握质量保证目标,掌握各类质量标准,开展各项质量评价,提出质量保证的改进举措,通过质量计划(设计目标)、质量内容(实施执行)、质量检查(实时监控)、质量提升(诊断改进)的循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