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见的片段教学分析
作者:于荣荣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9期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以黛玉初进贾府的一天活动为线索,形象地描绘了贾府的豪华“与别家不同”。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领略不同视角下的人物魅力和文章的语言魅力。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初次见面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通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的豪门贵族气派,那么在黛玉的眼中会看到怎样的宝玉呢,在宝玉的眼中又能看到一个怎样的黛玉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分析的。
[关键词]宝黛初见;人物性格;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2缘-0120-0员
一、宝玉的出场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这样描写贾宝玉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作者通过丫鬟的出场,暗示了贾宝玉与下人之间友好的相处模式,这里作者用一个丫鬟的“笑”字不仅与王熙凤出场时的严肃形成对比,也更加衬托了贾宝玉出场时的愉快气氛。在宝玉和黛玉初次见面的时候俩人分别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黛玉见到宝玉文中是这样写的:“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见到黛玉文中又是这样写道:“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里宝玉跟黛玉都对对方有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但是两人却是一个“惊”一个“笑”,事实上这样的描写才更符合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宝玉自小在贾府就备受宠爱,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了;黛玉初进贾府自然会小心谨慎,不会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出来。这一“惊”一“笑”两人的性格、身份、地位就凸显出来了。而这一对视,也深深地震撼了俩人的内心。
二、宝玉眼中的黛玉
在宝玉眼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黛玉呢?文中这样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对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短短五句话,不仅看到了黛玉的外表之美,也看出了黛玉的内在才情,不仅看到了黛玉的柔弱体质,也看出了黛玉的多愁善感。总之,黛玉的种种特点都通过宝玉之眼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众人眼中的黛玉,又有什么特点呢?文中这样写道:“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王熙凤也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宝玉以外的旁人眼中,大多是看到了黛玉的身体,当然也有如王熙凤这般夸赞黛玉的同时也注意了黛玉的穿着。黛玉的美与好,也许只能在宝玉的眼中才能充分展现。宝玉眼中的黛玉,竟没有任何衣着服饰的描写,说明宝玉看到的黛玉更多的是内在的气质,而不是服饰这种浮于表面的东西。
三、黛玉眼中的宝玉
黛玉在见到宝玉之前,文中先是通过宝玉母亲王夫人之口来表现宝玉的性格特点的。比如,宝玉母亲说宝玉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黛玉来贾府之前也曾经听自己母亲说过宝玉这个表哥是“顽劣异常,极恶读书”,这些对宝玉所作所为的不认同都表现了宝玉是与当时正
统观念相违背的,与世俗观念也是无法融合的,对于贾府抑或是更多人来说,宝玉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只是因为宝玉从小就深受贾母宠爱,以至于他在贾府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接下来,我们看看黛玉看到宝玉之后会对宝玉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文中这样写道:“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同样的一个宝玉,怎么在黛玉和众人眼中有着如此大的不同呢?众人是以世俗中要功成名就的标准评价宝玉的。宝玉不喜欢读文章,不喜欢那些所推崇的儒家作品,喜欢读的却是些被世人所不能接受的诸如《西厢记》这样的禁书。后文中也写道宝玉送“颦颦”二字作为黛玉的字,可见宝玉并不是不好读书的纨绔子弟。宝玉“不通世务”,只是因为他不愿走科举之路。所以,虽然说宝玉在众人眼中是不合群不入流的,但是在黛玉眼中却是纯情少年的模样。
宝玉和黛玉的初次相见也是作者着重描写的一个画面,教师必须带领并引导学生慢慢品读。通过对两人相见时的所思、所想、所说的对比和与他人眼中宝玉和黛玉的对比,学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黛玉说话处事的小心谨慎,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与世俗正统要求截然不同的宝玉的特点。通过分析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相见,我们借林黛玉清灵的双眼,在看与被看的视角中,走近了任性叛逆的少年贾宝玉,也走近了柔弱多愁的少女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