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微生物在酱香大曲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韩兴林1,刘建华2,栗 伟3,程相国4,陈 彬1,胡景辉1
【摘 要】通过分别对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株进行混合培养,先后对不同混合菌株进行实验室酒醅发酵实验和入窖生产实验,测定白酒中酒精、总酸、总酯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混合酵母F1Z3组和混合细菌123组的混合强化菌株与对照组比较,白酒的风格和品质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升。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24(000)007 【总页数】6
【关键词】功能微生物;混合菌株;酒醅发酵;堆积入窖;四甲基吡嗪 基金项目:中国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2017);西藏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ZD20170014)。
中国的白酒,是以粮食谷物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或者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1-3]。作为传统产业的中国白酒具有特色鲜明的产品属性和文化属性,除了饮用之外,更具有丰富独特的精神文化魅力[4-5]。而酱香型白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工艺复杂繁琐,以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著称,以高粱、小麦为原料,以小麦踩制之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6-8]。
酱香型白酒中的酒曲、酒醅、窖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功能微生物对酱香型白酒的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11]。例如谢和等[12]以酱香白酒的大曲出发,经过分离纯化得到8株产酱香菌株,经过研究
得出这些菌株为芽孢杆菌。庄名扬等[13]从酱香酒曲中分离到1株利于酒体香气形成的菌株,经过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张荣等[14]从大曲中筛选得到3株菌株,均产酱香,经过分子鉴定确定为地衣芽孢杆菌。而在其他香型白酒中,功能微生物也对酒体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刘桂君等[15]从清香酒曲中筛选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并将其添加到酒醅中发酵产二锅头基酒,其中乙酸乙酯含量明显提高。不仅如此,该基酒中的乳酸乙酯含量降低,酒体还十分协调、自然。王丽等[16]研究了汾酒大曲,筛选得到42株菌株,经过筛选得到1株耐高温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株。
因此将一些功能微生物合理的应用到正常白酒酿造生产中,将会改善白酒的口感,提高其品质。本研究将功能微生物应用至酱香型白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白酒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室保藏菌种:细菌BX01—BX08,酵母BF01—BF03、BZ01—BZ03。 1.2 试验方法
1.2.1 实验室酒醅最佳发酵温度及时间的测定
取入窖酒醅,在不同温度(25℃、30℃、35℃)下培养发酵不同时间(7 d、14 d、21 d)后,取100 g酒醅蒸馏100 mL酒样,测定溜出液的酒精度、总酸含量、总酯含量,每个条件做3个平行,以确定实验室酒醅最佳发酵温度及时间。
1.2.2 混合细菌菌株的实验室发酵实验 (1)细菌间相互抑制作用
将功能菌库中的细菌BX01—BX08,两两配对,点接于酪素平板上,使其间距在1.5~2.5 mm之间,以37℃培养24 h、48 h后,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 (2)混合细菌强化实验室酒醅发酵
制备单株细菌液,按要求分别混合3种细菌液为1组,共26组,每组2个平行,总接种量为7.5%的强化实验室发酵酒醅,35℃下培养发酵21 d后,取酒醅蒸馏,测定酒精度,总酸、总酯含量。
(3)强化酒醅馏出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测定将酒样先用酒精浸提后浓缩,顶空固相微萃取后,进入气相色谱测定四甲基吡嗪含量。 1.2.3 混合酵母菌株的实验室发酵实验
将发酵酵母BF01—BF03分别与产酯酵母BZ01—BZ03两两组合强化酒醅,分别制备酵母菌液,总接种量10%,以35℃发酵21 d,蒸馏酒醅,测定其酒精度,总酸、总酯含量,60%色谱纯酒精稀释10倍后,进行色谱测定。 1.2.4 混合细菌菌株的入窖生产实验
将BX01—BX03分别经过三级培养后强化酒醅,细菌总数109个/mL,混合后总接种量为窖池总料的3‰,接种方式:直接入窖与堆积入窖,以同一排次另一窖池作对照组,出窖蒸酒单独保存,贮存一段时间后,测定其酒液各项指标。 1.2.5 混合酵母菌株的入窖生产实验
将BF01、BZ03分别经过三级培养后强化酒醅,酵母总数达108个/mL,混合液体接种,总接种量为窖池总料的3‰,直接拌酒醅入窖,以同一排次另一窖池作对照组,出窖蒸酒单独保存,贮存一段时间后,测定其酒液各项指标。 1.3 试验窖池
28个生产窖池,砖地泥窖,窖龄均在40年以上,窖池长3.6 m,宽3 m,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