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
研究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第一部分 高血压防控情况
一 全国高血压防控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同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等也居高不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早期发现、及早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人群属于高盐饮食群体,食盐人均摄入量为10.5-12 g/天,而且饮食结构具有高钠低钾的特点,高血压伴糖脂代谢异常或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逐渐增多。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多年积累、逐步进展以及没有单一有效预防措施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有效防治的复杂性以及“防”和“治”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大量高血压人群既得不到医疗体系的关注,也不能从疾控体系得到应有的个体化服务,处于“两不管”的境地,而这一人群恰好是开展心血管一级预防(即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对于已患病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的二级预防(遏止心梗、脑卒中等终点事件)工作,在原有的只治不防的应急医疗体系下也得不到根本的落实。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从1959年的5.9%上升到2002年的18.8%,估计我国现有3亿高血压病人。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
最大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死亡已占我国总死亡构成的41%,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和长期过度精神紧张。我国现有超重2亿人,肥胖6千万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2克。我国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防控情况 1、掌握流行状况。
我国先后于1959年、1979年、1991年和2002年分别进行四次全国大规模人群高血压调查,掌握了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持续增长态势,人群高血压防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状况,为我国卫生政策和高血压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开展我国第五次全国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抽样调查。计划在全国31个省市抽样调查15岁以上居民50万人,目前调查已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于2015年完成。 2、组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加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体系能力建设。 2004年,卫生部(现卫计委)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建立了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2009年11月,中编办批准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标志着我国在心血管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目前该中心正在组建过程中,各地也依托省级心血管病防治办公室,通过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加强培训和现场指导,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心血管病的能力和水平。
3、社区人群防治取得宝贵经验。
2005年起,在23个省(区、市)逐步开展全国社区高血压规范
化管理工作,旨在推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改善血压的控制状况,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项目已管理高血压患者57万,并取得明显成效,参与项目的患者干预管理满1年时,血压控制率达到60-70%。2009年起,我国启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基层医疗机构免费为群众提供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患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每年随访4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共管理高血压患者6612.6万人。2011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北京试点开展了功能社区职业人群以高血压预防与控制为重点的心血管病健康管理服务,开发了多项针对职业人群高血压防治的适宜技术,以提高职业人群高血压规范管理水平。目前项目工作已经进入中期评估阶段。 4、防治指南和技术规范获得推广应用。
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对《指南》进行修订,依据《指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制订基层高血压防治手册和技术规范并对全国二三级医院医生进行培训,对我国高血压临床实践和社区防治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卫生部组织制订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免费向10万名基层医生发放,并对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基层医生防控高血压水平。自2005年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均编辑出版《中国心血管病年报》,跟踪国内外心血管病临床研究重大进展。2012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制订我国首部《血压测量指南》,为血压测量规范化提供指导。 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
为加强高血压防治宣传,1998年卫生部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至今已有14年,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积极开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