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基因的本质
学习目标
课程名称 考查方式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基因的本质 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结构的性质 碱基计算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知识讲解
1.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格里菲思(英国)实验
(1)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
菌落 菌体 毒性 S型细菌 表面光滑 有荚膜 有,使小鼠患败血病死亡 R型细菌 表面粗糙 无荚膜 无 (2)过程及结果
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3)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2.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艾弗里(美国)实验
(1)过程及结果:
S型活细菌的DNA+R型细菌——>R型细菌和S型细菌;
S型活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R型细菌——>R型细菌;
S型活细菌的DNA+DNA酶+R型细菌——>R型细菌;
(2)结论: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思考:还可以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呢?(选择题易出题点)
(3)两实验的联系
(a)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R型和S型)。
(b)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c)两实验均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3.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英国)实验
(1)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2)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T2噬菌体的特点:
(a)结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含有DNA。
(b)生活方式:寄生于大肠杆菌内。
(c)增值特点: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d)增殖过程:吸附——>注入——>复制——>装配——>裂解。
(4)过程及结果
(a)标记大肠杆菌 :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出含35S或32P的大肠杆菌。
(b)标记噬菌体:将噬菌体培养在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中,培养出含35S或32P的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