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武新宏,副教授,女,1965年6月出生,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河北廊坊人,扬州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电视媒介传播研究工作。 主要承担《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视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教学工作。

1990—1995年在扬州文化局艺术创作室做编辑,参与《戏曲志.扬州卷》编写工作;1996—2003年在扬州电视台城市频道做电视编导,期间主要作品多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电视节目金凤凰奖二等奖、省优秀文艺节目二等奖、省优秀新闻节目三等奖等奖项。 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当代传播》、新闻界》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研究。

陈韵强,国家一级导演,现为扬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兼任江苏省文联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扬州大学的兼职教授、扬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先后获得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2次,中国电视“金鹰奖”5次,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3次,江苏省“金凤凰奖”6次。

创作的作品类型包括电视文艺片、纪录片、大型综艺晚会、电视剧等,担任总导演策划编排过《天涯共此时》、《春江花月夜》、《烟花三月》等大型综艺节目,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委。

倪其育,副教授,男,1964年1月出生,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主任,音视频技术教研室主任。 主要从事《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育技术概论》、《计算机装配与维护》等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的科研工作。

独立编著《音响技术及应用基础》(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音频技术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参与编写 《电化教育应用技术》(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教育技术学(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在《电化教育研究》、《声学技术》、《扬州大学 学报》、《电子制作》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持南京大学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声源指向特性的研究”(2000.6~2002.12)、校级 科研项目“教室硬件环境资源优化的研究”(2001.12~2004.1)等课题的研究。

范文霈,副教授,学士,男,1960年7月21 日。

1981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1988年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资料员、馆员; 1988—1998年 扬州师范学院院电教中心讲师、电视台业务部主任;

1999—2005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摄影专业主任; 2003年起任教育 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影像艺术教研室主任、摄影专业主任,兼有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江苏摄影家协会会员。

冯锐,副教授,硕导,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 学电化教育系。

目前主要从事于教学设计、网络教育应用、学习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承担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系统设计”、“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国家际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厅级各项研究课题12月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教材编写2 部。

邓杰,教授硕士生导师,1956年3月18日出 生,江苏海安人,1983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文学艺术、电视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技 术等方向的研究。

兼有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苏省高校摄影协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全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扬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承担着《视觉艺术》、《摄影艺术》、《电视艺术论》、《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古典诗词》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了五项省级研究课题和10余项厅级课题,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基金项目——“?忠孝礼义?的当代性研究与传播”,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出版了《电视艺术论》、《宋词掇英》、《从二北到半塘——文史学家任中敏》、《教育技术学——引导教学走向艺术化境界》等专著。

姓名:薛晓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8.11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学历(位):博士(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教育学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薛晓阳:1958年生,男,汉,教授。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原理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和教育基本理论。

2003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德育所兼职研究员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室兼职研究员。2010年,被聘为教育部第一期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理论导师。

出版《希望德育论》、《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三部专著,其中,2005年,《希望德育论》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学校道德生活的教育叙事》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道德制度化与学校道德生活叙事研究》《农村社会道德教育自我建构研究》《学校德育政策的价值建构与政策实施研究》,以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小康社会的学校道德文化研究》等项目研究。

姓名:潘洪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7

毕业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出版的著作有:

出版《教学知识论》(专著,2004年),《活动教育引论》(合著,2000年),《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主编,2008年)、《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副主编,1996年)、《活动学习教学策略》(主编,2010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编著,2010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主编,2010年)、《小学课程史研究丛书》(主编,2010年),共8部;参编著作教材16部。

先后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全文复印10余篇。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

目前主持在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大班额学习共同体构建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江苏省参照211建设项目“扬州文化教育研究”子课题“扬州地方教育家研究”。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甘肃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姓名:寇冬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6.12 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 职务:教师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出版的著作、教材、工具书有:《教学心理学新视点》、《现代心理学》、《课程变革背景下高效学习策略指导》、《教育管理学辞典》等10部;在《道德与文明》、《中国教育学刊》、《心理科学》、《西南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两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收录;参与了国家课题《高职院校职业性向测试分析研究》、《大班额学习共同体构建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的研究;参与了部级课题《层次性教学设计理论模型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影响与教育对策研究》等的研究;主持的省级课题有《中小学教

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成果《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性向的心理学阐释》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成果《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成果《现代心理学》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姓名:陈家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9.02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扬州大学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教育)、心理学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已出版《学校心理卫生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等个人著作10部,主编、合编、合译《班主任工作研究》、《走出青春的沼泽——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础心理学》等20余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教育研究》、《哲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著除被多种报刊介绍、摘登、收录、复印外,还先后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第4、5、6、7、8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第二届优秀图书奖、江苏省和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并被授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曾宪梓基金会)、全国家庭教育园丁奖(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江苏树勋教师教育科研奖等奖励。

姓名:查永军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12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发表的学术成果有:

1、参与式学习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3)

2、大学生参与式学习的基本策略研究大学 研究与评价 2009,(1) 3、高深学问之“高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4、学术影响力:学术权力张扬的内在力量江苏高教 2007,(6) 5、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反思中国高教研究 2007,(2) 6、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科层化及应对中国高教研究 2009,(3)

7、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10) 8、终身教育与大学开放性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2009,(17) 9、美国“相互作用大学”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2)

10、学术资源配置中的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3) 主持、参与的课题: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学生参与式学习研究”,2009年4月结题;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课题青年项目“中国大学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2010年立项;

3、主持扬州大学教改课题“公共课教育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2010年立项。 另外,还参与多项省部级教育教学类课题。 获奖情况:

1、“高校学生参与式学习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二等奖,2009年

2、“我国大学职能履行中精神追求的弱化”,江苏省社科联二等奖,2010年 3、扬州大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2010年

姓名:刘久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10

毕业院校:扬州师范学院 学历(位):本科(学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小学教育专业主任、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出版教材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等,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收录;有10多篇论文在省或全国比赛中获奖;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师范生探究性学习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小学数学教学五十年发展研究》等多项;曾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指导教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姓名:申卫革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10

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无

研究方向:教育学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武新宏,副教授,女,1965年6月出生,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河北廊坊人,扬州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电视媒介传播研究工作。主要承担《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视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教学工作。1990—1995年在扬州文化局艺术创作室做编辑,参与《戏曲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b1tn99k0y0088s3wpo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