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的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不集中、冲动控制力差和活动过多三大症状,不同人三大症状的轻重不同。另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学习成绩低下、神经运动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异常等。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一般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在较长时间里维持注意力去从事某一活动,例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但是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就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他们不能同时在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同时忽略另外一些剌激。由于这种分心,他们对于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在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的细节性任务上更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不能完成,经常家长需要在旁边时时督促。
不同的人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视觉刺激,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听觉刺激,还有一些对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不能够专心接受。据本院(北辰学能培训)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表现是在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一般有视觉注意障碍的,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的,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感觉他的耳朵可能有问题。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并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命令督促下才开始去做安排的事情。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一般行为表现:别人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常常就抢着回答或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是这类儿童的突出特点。考试时他们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或者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他们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等待按次序进行而是插队抢先。他们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时常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他们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他们有要求时
必须立即得到满足不能等待;而遇到挫折时不能忍受,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甚至常常会动手打人,导致别人受伤害。由于难于接受社会性规矩的约束,他们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受到老师的批评、学校的处罚。而且这些错误经常重复发生,难以改正。
过去,科学界认为“冲动控制能力差”这一症状在诊断多动症中的地位次于“注意力障碍”和“多动”。但是,近年来“认知理论”强调“冲动性”在多动症中的地位,认为“认知模式”是高级执行功能的缺陷,“行为反应抑制缺陷或抑制延迟”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多动症的抑制能力差是由于“行为抑制系统”与“行为激活系统”的不平衡引起,这两种系统控制着儿童对惩罚和奖赏信号的反应。“行为抑制系统”受“惩罚和非奖赏信号”激活而产生的反应抑制。相反,“行为激活系统”受“奖赏信号”激活而产生行为。多动症儿童“行为抑制系统”功能降低,不能根据惩罚和非奖赏性信号及时抑制自已的冲动。
(三)活动过度 1、活动过多
他们躯体活动明显地比别的儿童多,精力旺盛,不能安静下来。因此他们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呆在家中,走路时不是\走”而是“跑”,很难“老老实实”地让大人牵着手行走,常从大人手中挣脱出来跑在前面,行走时不是走在路中间,而是在路旁跳来跳去,或是绕着障碍物行走,过马路时不怕危险,快速地奔跑。到安静的公共场所也不能安静,总是让大人为他绷着一根弦,担心他们的安全。
在家里,他们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常常从一张椅子跳到另外一张椅子上,或站到沙发靠背上,爬到桌子上,家里的弹簧床成了他们的“跳床”,家具经常被他们弄坏,翻箱倒柜,不能动的东西他要去动,如拨弄电插座,扳倒开水瓶。这样他们经常会受伤,搞的家里人不得安宁。
在学校,他们上课不安静,做小动作,玩文具、书本,用手去撩拨邻座同学,或弄出特殊噪声。下课后他们不会安静地呆着,在教室内外追追打打,高声叫喊。
2、小动作过多
除了上述躯体活动多以外,多动症儿童的小动作也明显多。如坐着不安静,如“陀螺”一样不断的转动,好像有针刺在屁股上不舒服而扭来扭去。又如上课和做作业时双手停不下来,总是玩东西,把书页边卷来卷去,使得学期未结束课本就破烂得不能用了。有的儿童手中没有东西玩就咬手指、指甲以及铅笔。他们做作业过程中总是离开坐位,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又去上厕所或者这里摸一摸,那里动一下。部分儿童主要表现为小动作的过多,而在室外跑跑跳跳的大范围活动并不明显。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儿童,只有长期与他们接触的老师、家长们才能发现他们的多动,不熟悉的人总觉得他们很乖。
3、语言过多
多动儿童往往也会表现出语言增多。平常好争吵,爱插嘴,很难静下来倾听别人的谈话。在课堂上喜欢同旁边的同学说话,回答问题时经常会在老师的问题还未说完就抢着回答,以
致回答错误。有的儿童好出风头,经常会在课堂上弄出一些噪声或说出一些引起同学们好笑的话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同时他们会搞得全教室哄堂大笑。
(四)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的学业一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在学习成绩的下绛。但是,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程度不同,有的成绩很差可能很多功课不及格,有的成绩还能够达到班级的中等水平。此外,学习成绩下降的时间也不一致,有的在入学后就开始出现,但是多数会在3年级以后出现,少数会在初中才发生。一般各门功课都会下降,但随儿童对不同科目的兴趣不同而有区别,不喜欢的下降明显,感兴趣的保持较好。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高低,儿童本身认知特点,是否存在学习障碍,学习兴趣和家庭背景等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有些孩子成绩下降不明显,甚至到升入初中后才表现出来,可能是他们的症状相对较轻、智力水平高以及家庭对儿童的管理比较成功。另外,多动症儿童成绩往往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家长与老师管得严格一些时就上升,放松管理后又下降到低谷。多动症儿童几乎90%学习成绩差。
(五)感知觉功能异常
多动症一般没有神经系统的异常,但是部分患儿存在感知觉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生理功能的异常。翻掌等活动不灵活,拿筷子、握笔书写、扣纽扣、系鞋带、做手工操作等动作笨拙,手-眼协调性差,视-运动功能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空间位置障碍,左右分辨困难,眼球轻微震颤,阅读时眼球运动不协调,认字时把偏旁相近的字搞混淆,如6与9,b与p之间区分困难。
(六)品行问题
部分多动症伴有违抗性、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如在家违抗父母的命令,故意与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违反学校纪律。说谎,打架,逃学,旷课,外出不归。这些患儿可能同时符合品行障碍或对立违抗性障碍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院发现13.8%的多动症儿童同时伴有品行障碍。
多动症伴发品行问题,与自身的心理素质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因为他们控制能力差,对环境的抑制性信息反应功能低下,难以接受约束和控制,容易违反社会常规。环境对他们往往做出比正常儿童更多的负性反应,而这对患儿发展为品行问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七)社交问题
大约一半以上多动症有社会问题,他们常常在学校很孤独,感到没有朋友。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他们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发号施令,干扰别人游戏;他们常缺乏社交技能,不尊敬长辈,不能与小伙伴合作,在游戏时不守规则,不能依次轮流等待;他们不能体察别人的感受,例如开玩笑引起别人恼怒时不能及时转换话题;对人有敌意,遇事总是从坏的方面猜测别人,在和同学产生矛盾时常采用语言和躯体攻击的方式解
决……因而不受小朋友欢迎。为此他们总喜欢找和他们一样有类似行为的孩子在一起玩。如果儿童合并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其社交问题往往更严重。影响社交关系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儿童自我调节情绪存在困难。
(八)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在多动症中也比较多见,如表现烦躁不安、激惹、不高兴,遇到不愉快的事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自已的不快,而总是发脾气,起极端,甚至出现对抗大人。攻击他人的行为。
多动症患儿常常伴有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差,把自已看成是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和无能的人。国内万国斌(1993)曾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价多动症患儿的自我意识状况,发现他们对自已总的评价以及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感等方面的评价低于正常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加焦虑和不合群。这一结果反映了多动症患儿的自我意识水平偏低,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有情绪异常。
这些儿童由于注意力障碍、多动、冲动控制力差等症状的存在,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生活中经常受到挫折和失败,受到同伴的排斥,因而变得缺乏自信和自尊,导致自我意识水平的降低,这是多动症患儿自暴自弃、向品行障碍发展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另外由于他们的行为不能符合大人的要求,而外界环境可能又给他们过高的压力与批评指责,自身状态与环境之间出现冲突,从而产生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