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4年高职单招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生理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3.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 氧来自H2O而不是CO2
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B.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为着丝点分裂导致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6.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CO2﹒mg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的物质a是 ,图乙中产生大量能量的阶段是 (填图中字母).
(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 层生物膜.
(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 ;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 .
(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 4klx瞬时提高至 8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 (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8.某植物的花色由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AA_ Aa_ aaB_ aabbccdd 基因型
aa_C aa_D _
请回答:
(1)白花(AABBCCDD)×黄花(aaBBCCDD),F1基因型是 ,F1自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2)黄花(aaBBCC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 种.黄花中纯合的黄花占 (3)欲获得表现型及基因型种类均最多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
9.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TRH是 ,B是 .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 .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
10.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 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动 .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 .
(4)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 .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该培养基具有 作用.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样应从 _环境采集. (3)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常采用 、 .
(4)要统计土壤样品中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 法接种,通过统计平板上的 数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5)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入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10d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请指出此过程的原理是 .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 等发酵条件,利用醋酸菌可得到果醋.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 12.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
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图四表示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 .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 .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 .
(2)图2中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 的过程,才能使卵细胞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 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以上技术是在 (填“体内”或“体外”)完成的.
(3)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 的阶段,该阶段所用的酶是 .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 .
云南2024年高职单招生物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生理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载体能特异性运输物质.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解答】解:A、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的本质是不同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具有特异性,结构的特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特异性,所以它们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激素能与靶细胞上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B正确; 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C错误;
D、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杆状的染色体,遗传物质较为集中,有利于后期着丝点分裂彼此分离,而染色体成细长的丝状,很难平均分配,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蛋白质鉴定、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最后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3﹣4滴CuS04溶液,溶液呈紫色,故A选项正确;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应先在清水中漂洗,防止解离过度,再用龙胆紫溶液染色,故B选项错误;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故C选项错误;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将酶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后与底物溶液混合,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3.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云南2024年高职单招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