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常用治疗心衰四类药物研究
【摘 要】在心力衰竭病人治疗过程中,其使用药物的效果对其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临床上西医常用治疗心衰的四类药物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心力衰竭;西医;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02-02 根据临床医学资料研究:心脏泵功能一旦出现内分泌神经过渡激活的情况,就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的出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慌、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夜睡不能平卧等等,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1]。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上认为要通过强心、利尿等方面进行,常用的四种药物即为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和AGEI。 1利尿剂
在所有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中,最常见的一种便是利尿剂。同时,利尿剂又可根据成分和功效的不同分为多种药物,常见的比如速尿、螺内酯、双氢克尿噻等等。该药的药理是通过减少钠和水的含量以降低
心脏的负担,因此具有良好的缓解瘀血症状和减轻水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药物使用过多的话很容易引起有人体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下降、脂质代谢紊乱、糖耐量减低、血尿酸升高、痛风等症状[2]。大部分的利尿剂都是通过排钾来治疗,而也有一部分是保钾的,常见的是螺内酯类的保钾利尿剂。 2 AGEI
AGEI也即是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苯那普利和卡托普利等等。这类型药物主要是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等达到治疗的目的。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具有降低高血压、抑制糖尿病等功效。对于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由于当前临床医学水平有限,大多数心内科学者认为AGEI单纯作用于血管扩张,该药物的使用效果主要是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避免或者较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淤血症状。而随着对该药物的研究深入发现,AGEI对于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这类型药物也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最典型的便是低血压、肾功能二过性恶化、高血钾及夜间干咳等副反应。比如苯那普利使用不当或者用药过多就可能
引起呼吸道症状和头疼、头晕、皮疹、低血压、肠胃不适等等[3],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肝炎、肾功能损害、心肌梗死等等;而卡托普利使用不当或者用药过程也可能引起各种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肾脏、皮肤、心血管系统、过敏反应等病症。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对肾上腺素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儿茶酚胺以及神经质在β受体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减弱心脏舒张收缩能力。因此,在传统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这种药物并没有纳入其中。随着近年来对心力衰竭和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深入,临床研究表明,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的对抗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同时它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这种药物逐渐的被引入心理衰竭的治疗之中。目前的β受体阻滞剂还根据其部位和作用分为三种类型:β1受体,常用的药物是普萘洛尔,第二种是β2受体,常用的药物是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第三种是β3受体,常用的药物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4]。该药物除了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外,还能够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心肌病、LQTS、左房室瓣脱垂等疾病,然而药物使用不当或者长期使
用可能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低血糖、肢端循环障碍、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4地高辛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其药物功能主要具有增强心肌扩张和收缩的力度,增强心肌活跃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同时,这种药物也是本文研究的四种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中最早在临床方面治疗慢性心衰的治疗性药物,从药物的使用至今已经拥有较长的历史。该种药物能够增加心脏排血功能,从而增减患者的运动耐量,减轻心肌供血负荷,起到治疗心力衰竭的最终目的。目前该药物主要用于两方面的治疗,一方面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比如说由于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如果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继发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l缺乏症引起,则不宜采用地高辛治疗[5];另一方面,地高辛主要应用于控制快速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心室率。但这种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长期使用也会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引发各类心律失常,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患者还可能伴发视力模糊等中枢神经症状。 5小结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疾病。而对于该病的治疗药物也有很多。最常用的便是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和AGEI。而这些药物也各具优势和弊端,使用不当或者长期使用以及患者存在其他疾病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在早期的时候便有专家提出采用联用的方式应用这几种药物,以更好的发挥这几种药的药效。然而立马又有临床研究者提出,这些药物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毒副作用,联合用药后出现的毒副作用更难以控制,目前在很多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这四种药物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常用药品,有的甚至达到十种以上,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寻求简化用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万建平,罗韶金,黄景文,薛世荣,杨玲,汤群英.血浆B型脑利钠肽指导心衰患者袢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功能的作用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743-745.
[2] 王贤良,毛静远,魏广力,张振鹏,王恒和王强,毕颖斐,郭永铁.参麦注射液对心衰犬地高辛组织浓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565-566.
[3] 邱林(译,龚艳君(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对非心衰患者临床效果的荟萃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1):20-20.
[4] 王敏佳,龚仕金,李莉,严静,戴海文,陈进,虞意华,吴亮,徐靓,刘秉宇.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HRV与Tei指数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3):246-248.
[5] 贺丽霞,周琼,窦克非,康连鸣,高小津,吕荣,张健,杨跃进.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合并严重左心衰竭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成功三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4):3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