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由各种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所组成的一个方法论整体, 其中各种方法既互相联系, 具有整体性, 又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 表现出可分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包括人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工作中, 所形成的以获得正确认识为主的认识方法和以改造世界为主的实践方法。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方法论中最高层次的方法, 它们各自又包括较低层次的许多方法。认识方法即思想方法, 总的说就是实事求是的矛盾分析方法。它包括观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收集材料的经验方法和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整理材料得出科学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亦即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去粗取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思维加工方法。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总的就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仑包括抓典型、点面结合、抓中心环节带动其它等具体工作方法。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紧密联系的。
第一, 从最高层次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来讲, 它们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们只能根据改造世界的一定阶段的不同任务和目的来区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认识方法依赖于实践方法, 在于“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只有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多次实践, 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联系, 建立起逻辑思维的规则。正如列宁所说“ 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 以便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成为正确的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同样, 实践方法也必须依赖于认识方法。
第二, 构成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低一层次的各种方法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拿各种认识方法来说, 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 首先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 这就需要运用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合乎实际的材料, 为思维加工提供可靠的基础。当材料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 人的认识便进入思维加工过程, 也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材料。毛泽东同志指出, 人的头脑好比一个加工厂, 而人脑对认识材料的加工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这种程序必须符合人的思维活动的规律, 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从最普通的现象出发进行分析综合。象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从商品开始, 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们吃穿住开始一样。因为这些最简单、最普通的现象是事物本质的最初的表现, 它包含着事物的最深刻地本质的萌芽, 体现着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而又最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感官面前。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分析这些现象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开始, 找出它的主要方面, 然后把各个方面联结起来, 加以综合, 形成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但是, 初步的分析与综合所得到的是关于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规定, 而事物的本质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有初级本质、二级本质和更深刻地本质。比起事物多方面的深刻地本质来讲, 初步分析综合所得的结论, 还是一种简单的规定, 因而还只是一种抽象。要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也就是把关于事物的简单规定的认识上升到关于事物的多种规定性的统一的认识。但一般说来, 这种加深和扩大认识的方法就是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为一个系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把哲学应用于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运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并对方法论间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对科学的认识方法作了深刻地阐发, 基本形成了科学方法论系统。列宁、斯大林则着重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运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 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思想, 给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特别着重于方法论的研究。他总结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系统。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由各种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所组成的一个方法论整体, 其中各种方法既互相联系, 具有整体性, 又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 表现出可分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包括人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工作中, 所形成的以获得正确认识为主的认识方法和以改造世界为主的实践方法。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方法论中最高层次的方法, 它们各自又包括较低层次的许多方法。认识方法即思想方法, 总的说就是实事求是的矛盾分析方法。它包括观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收集材料的经验方法和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整理材料得出科学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亦即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思维加工方法。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总的就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仑包括抓典型、点面结合、抓中心环节带动其它等具体工作方法。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紧密联系的。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史”条目中,对社会科学作了这样的解释:“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是人类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行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和经济地理学;也包括教育的有关领域,即研究学习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从学科性质来界定社会科学,根据这样一个立场,我们将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社会科学”概念: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政经法)、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的:“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总和。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学科包括如下研究范畴: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法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 中国出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ti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文艺学、史学、哲学(文史哲)、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究竟哪种学科可以划分人文学科,主要有如下根据: 第一是要由学科本身规定出发,而不能由方法等外在的因素出发。 第二是要有突出的人文气质。
第三,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对人、社会、民族具有价值导向、精神塑造等功能。 第四,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研究具有主体性、求异性、偶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所谓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应用某些方法和技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简称为社会研究。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论或现实问题。 大致上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 方法论是指人们研究社会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方法论可再划分为哲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学科的方法论。 方法论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方式则主要是确定研究途径和研究路线。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不同的研究对象,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就社会科学领域而言,最常用的有这样几种研究方式: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实地研究或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等等。 .具体方法与技术,这涉及到在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访谈,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汇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数据,等等。
作为总体上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在19世纪中期已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则至今尚未被系统地建构起来。尽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看法所存在的严重偏差无疑是主要原因。人们习惯认为,既然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研究社会历史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和建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诚然,历史唯物主义是迄今以来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但它只是一种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问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来直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是偏颇的。
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物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说明。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孔德的学术继承人涂尔干从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出发,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当然,涂尔干也承认,社会现象比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复杂得多,因而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之间的联系也复杂得多。强调“理解”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地强调这二者的区别,进而过分地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甚至把这二者根本对立起来,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概而言之,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上与自然科学应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坚持实证方法与理解相结合。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
价值判断的统一,在科学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科学的使命就在于追求客观真理,它不应该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相联系。上述观点虽然维护了科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但这个原则事实上即使是在所谓纯粹的经验科学内也难以坚持。因为,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它的认识对象虽然是客观的,但由于任何科学活动必然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由不可能与价值无涉的人来实现的社会实践,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立。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手段。马克思在谈到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时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时,才能达到完善的地步。毛泽东同志则特别强调正确的方法对于完成革命任务的必要性。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役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间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间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去把握它的规律。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各要素在相互联系中发挥其作用,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联系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社会事物和自然事物一样,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现象或事物也是矛盾在推动发展的,因此,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