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宋词》虞俦小传订补word资料8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全宋词》虞俦小传订补

南宋名臣、知名文学家虞俦,《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曰:“俦字寿老,宁国人。隆兴初,人太学。举进士。绍熙元年(一一九○),国子监丞,直秘阁。绍熙五年(一一九四),知湖州。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婺州。六年(一二○○),以太常少卿使金。嘉泰间,累官兵部侍郎,奉祠卒。有尊白堂集。”此小传因属草创,故甚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如次:

(一)虞俦,宁国府宁国县(今安徽宁国市)人。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九《江南东路?宁国府?府沿革》日:“宣州宣城郡……中兴以来,以孝宗潜藩,升宁国府。今领县六,治宣城。”府即今安徽宣城市一带。又《宁国府?县沿革》日:“宁国县,紧,在府南一百十里。”县即今安徽宁国市。按,《全宋词》小传谓俦“宁国人”,而未详其为“府”抑“县”,亦不括注今名,恐难以指实故尔。窃考清黄之隽等《江南通志》卷三四《舆地志?古迹》五《宁国府》曰:“虞瑶宅,在宁国县南五里。瑶,宋侍郎虞俦父也,隐居于此。”又,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三一俦母《太宜人郎氏墓志铭》曰:“太宜人郎氏,宁国府宁国县人。”据此,则俦之里贯自可精确至县矣。 (二)生于高宗绍兴九年(1139)或十年(1140)。

杨万里《太宜人郎氏墓志铭》曰:“遽以疾捐馆,绍熙三年九月二十四曰也。临绝湛然,享年八十五。……男五人:价、伸、俦、佃、倬。……女四人,俱嫁士人。”按“绍熙三年”,当公元1192年。上推85年,知俦母生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俦在其五子中行三,若并其四女而计之,

第 1 页

则不知行几。姑取其中,以行五论之。假定俦母20岁出嫁,约30岁生俦,则俦生年似可初步锁定在高宗绍兴七年(1137)前后。又,虞俦《尊白堂集》卷一《除夜书怀》诗曰:“吴楚乡风异,悲欢物态多。岁华惊晚暮,吾道恐蹉跎。莫唱黄鸡曲,宁为白石歌。明年六十一,不醉待如何!”按,“除夜”即“除夕”。俦之家乡宁国在江南,亦即“吴”地。其一生仕宦,太半在江浙,即吴越地区。唯庆元四年九月至六年二月前在两淮,可称“楚”地。其间又仅庆元四年(1198)、五年(1199)两年除夕系在淮东转运副使任,此诗当作于此二年。由此二年上推60年,可知俦即生于绍兴九年(1139)或十年(1140)。此与据其母墓志铭所推算者大致相吻合焉。 (三)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

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五《官师征》四曰:“(虞)俦,宁国人。隆兴初登第。”《江南通志》卷一二○《选举志?进士》二《宋》亦曰:“隆兴:……虞俦,宁国人。”按孝宗“隆兴”年号仅二年,其间唯元年曾试进士,是年状元为木待问,故称“木待问榜”云。又,虞俦《尊白堂集》卷二有《和子长县尉林同年立春后十日风雪大作访客不值》诗,卷三有《寄同年林子长郎中》诗。按,“同年”即同科进士之互称。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类》四《科名?本朝》曰:“隆兴元年癸未木待问榜:……林桷,仲堪之孙,字子长。”此亦俦登隆兴元年进士第之佐证。 (四)孝宗乾道六年(1170)前,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军学教授。 《尊白堂集》卷三《再用韵述怀》诗自注曰:“尝掌教广德、吴兴两郡。”按,“掌教”即任州(府、军)学教授。《舆地纪胜》卷二四《江南东路?广德军?军沿革》曰:“今领县二,治广德。”又《尊白堂集》卷四

第 2 页

《和汉老弟南坡三十韵》诗自注曰:“庚寅罢广德校官归,方得此坡邑人奚氏。”按,“庚寅”即乾道六年。“校官”,即州(府、军)学教授之别称。若无他故,其始任此差遣,当始于乾道三年(1167)也。 (五)孝宗淳熙三年(1176),已任湖州(今属浙江)州学教授。 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八《公廨》曰:“教授厅,在州学之西。东有澹轩。政和七年,冯晋立。淳熙三年,虞俦重建。”又,《吴兴备志》卷五日:“俦……淳熙中任湖学教授。”按,“湖学”即湖州州学。《舆地纪胜》卷四《两浙西路?安吉州?州沿革》曰:“宝庆二年,从臣集议,请改湖州为安吉州。今领县六,治乌程、归安两县。”“宝庆二年”(1226)在“淳熙”后,是俦为州学教授时,其地尚名“湖州”也。 附及:约淳熙七年(1180)至九年(1182),丁父忧。

《尊白堂集》卷三有《游宦十年于外归自浙东睹西山先茔周围林木气象大非昔比盖缘藩篱既彻本家樵采不以时外人侵盗复无禁理势固应尔也今春忧居遂协谋兄弟效先君旧来规樵创夹篱界庶外人知吾辈用意所在有所忌惮不肆侵盗而本家樵采亦有时云耳因以诗识岁月》诗曰:“万亩坟山遍野阴,几年樵采到如今。藩篱有限重加护,斤斧无端免见侵。缺处更须频检校,暇时何惜一登临。先君暗里应倾倒,方信流长源更深。”按此诗题所谓“归自浙东”,当指绍熙三年(1192)解浙东提刑任,归故乡宁国,旋丁母忧。由此年上推“十年”,是淳熙九至十年间(1182-1183),盖其知绩溪县之时。谓此后“游宦十年于外”,则此前数年系在乡里家居,确然可知已。而推其所以在乡里家居之故,自以“丁父忧”为最合理之解释。盖俦此诗中,固有“先茔”、“先君”、“坟山”等字也。

第 3 页

(六)淳熙十年(1183),已为奉议郎、知徽州绩溪县(今属安徽)。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九《苏文定公祠碑》曰:“歙之绩溪县西隅有亭曰‘翠眉’,不知其何人作也。前则二小山对出,自亭而望,妩然如眉,地势平衍,林木茂蔚。元丰末,苏文定公为县,爱其幽清,时往游焉,赋诗其上。公去而邑人思之,即亭为祠。中更党籍,禁锢之馀,书毁迹灭。重为寇攘之厄,井邑荡然,公之遗翰,了无在者。绍兴中,好事者饰县廨一堂,名以‘景苏’。后令曹训刻公在绩溪所为诗三十六篇于石,而摩公之像于亭。岁月寝久,栋宇弗支。淳熙十年,公之曾孙秘阁修撰谔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按行邑中,来拜祠下,出俸钱付县吏日:‘修之,勿以烦民也。’时奉议郎宣城虞俦方祗县事,愧而谢日:‘此令之职也。昨为令者以频岁救荒,故未能及。俦至甫几月尔,固将及之,其敢用公之私钱?’某适以行役过县,俦道其所以,且愿得文以为之记。其明年来日(按:疑当作‘日’),祠成久矣。辟亭为四楹,得家庙本别绘公像于中,前为轩槛以面两山,后为便舍以待游者。以公之爱其处,规制仍旧,不敢侈也。”按“苏文定公”即苏辙,谥“文定”。

《舆地纪胜》卷二○《江南东路?徽州?县沿 一月,除直显谟阁、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十二月,改除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兼知府事。”按,其江西运副差遣,似未果赴,不计可也。

《舆地纪胜》卷五《两浙西路?平江府?府沿革》曰:“苏州,吴郡。……《国朝会要》:政和三年,升为平江府。……凡领县六,治吴县、长洲两邑。”又,《吴郡志》卷七《官宇?提点刑狱司》曰:“虞俦,以朝请大夫、新除直显谟阁、江西运副、权知平江府除。庆元四年正月到任,依旧兼知

第 4 页

平江府。六月,住兼。九月,除直宝文阁、知庐州。”按平江府治即今苏州,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在焉。

(十五)庆元四年(1198)九月,除直宝文阁、知庐州(今安徽合肥一带)、兼淮南西路安抚使。

《吴郡志》卷七,见上条。《舆地纪胜》卷四五《淮南西路?庐州?州沿革》曰:“今为淮西九郡帅府,……领县三,治合肥。”又,《尊白堂集》卷四《七言绝句》有《余帅淮西下车才十日移东漕二绝》,其一曰:“安得丝毫补吏民,下车才度十朝曛。却惭父老相留恋,卮酒争持寿使君。”其二日:“多少邦人意惨凄,出郊云淡楚天低。马头渐指淮东去,回望孤城落照西。”按所谓“帅淮西”,盖指为淮南西路安抚使,其时知庐州者例兼此职也。

(十六)庆元四年九十月间至六年(1200)二月前,淮南东路转运副使。 参见上条。

《尊白堂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自注曰:“庆元庚申二月,时为淮东运副。”《札子》曰:“臣一介疏远,蒙陛下误恩,前年秋繇浙西宪司分阃合肥,又移漕东路,往来两淮,有得于利害之实者,请为陛下陈之。”按“庆元庚申”即庆元六年。

(十七)庆元六年(1200)二月,已官太常寺少卿。阶官仍为朝请大夫。 《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八曰:“(庆元)六年二月二十五日,铨试、类试、公试,命……太常少卿虞俦……考试。”又,杨万里《太宜人郎氏墓志铭》曰:“庆元六年五月八日,小男幼舆归自中都,因问:昔同朝故人今在列者几人?抑有未忘老朽者否?幼舆首出朝请大夫、太常少卿虞

第 5 页

《全宋词》虞俦小传订补word资料8页

《全宋词》虞俦小传订补南宋名臣、知名文学家虞俦,《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曰:“俦字寿老,宁国人。隆兴初,人太学。举进士。绍熙元年(一一九○),国子监丞,直秘阁。绍熙五年(一一九四),知湖州。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婺州。六年(一二○○),以太常少卿使金。嘉泰间,累官兵部侍郎,奉祠卒。有尊白堂集。”此小传因属草创,故甚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如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aje602mrw8iiwn479cv9uewu2s0a001e2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