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印刷6个小常识
印刷品的生产,一般要经过原稿的选择或设计、原版制作、印版晒制、印刷、印后加工等5个工艺过程。 也就是说,首先选择或设计适合印刷的原稿;然后对原稿的图文信息进行处理,制作出供晒版或雕刻印版的原版;再用原版制出供印刷用的印版;最后把印版安装在印刷机上,利用输墨系统将油墨涂敷在印版表面,由压力机械加压,油墨便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如此复制的大量印张,经印后加工,便成了适应各种使用目的的成品。
现在,人们常常把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统称为印前处理,而把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叫做印刷,印刷后期的工作则一般是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裁切、覆膜、模切、装订、装裱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这样一来,一件印刷品的完成就需要经过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
印刷中经常会提到“四色印刷”这个概念,这是因为印刷品中的颜色都是由C、M、Y、K 4种颜色所构成的。也就是说,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色彩都是由这几种色彩根据不同比例叠加、调配而成的。通常我们所接触的印刷品,如书籍杂志、宣传画等,是按照四色叠印而成的。
也就是说,在印刷过程中,承印物在印刷过程中经历了
4次印刷,印刷一次黑色、一次洋红色、一次青色、一次黄色。完毕后4种颜色叠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画面上的各种颜色,如下图所示。
印刷色就是由C、M、Y和K4种颜色以不同的百分比组成的颜色。C、M、Y、K就是通常所说的印刷四原色。C、M、Y几乎可以合成所有的颜色,但由其合成的黑色是不纯的,而印刷时需要更纯的黑色,因此还要加入黑色K,在印刷时这4种颜色都有自己的色版,在色版上记录了这种颜色的网点,把4种色版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所定义的原色。 事实上,纸张上4种印刷颜色的网点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只是距离很近,在人眼中呈现为各种颜色的混合效果,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原色,如下图所示。
印刷所用的电子文件必须是四色文件,其他颜色模式的文件不能用于印刷输出。这就需要对图像进行分色。分色是一个印刷专业名词,指的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洋红、青、黑4种颜色。在平面设计类软件中,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他来源的图像的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在Photoshop中,只需要把图像颜色模式从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即可。
将RGB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颜色模式时,图像上一些鲜艳的颜色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能够很明显地看到,一般会由鲜艳的颜色变成较暗一些的颜色。这是因为
RGB的色域比CMYK的色域大,也就是说有些在RGB颜色模式下能够表示的颜色在转换为CMYK后,就超出了CMYK所能表达的颜色范围,于是只能用相近的颜色来替代。
在制作用于印刷的电子文件时,建议最初的文件设置即为CMYK模式,避免使用RGB颜色模式,以免在分色转换时造成颜色偏差。如图所示为RGB模式与CMYK模式的对比效果。
专色是指在印刷时,不是通过印刷C、M、Y、K四色合成这种颜色,而是专门用一种特定的油墨来印刷该颜色。专色油墨是由印刷厂预先混合好或油墨厂生产的。对于印刷品的每一种专色,在印刷时都有专门的一个色版与之相对应。使用专色可使颜色更准确。尽管在计算机上不能准确地表示颜色,但通过标准颜色匹配系统的预印色样卡,能看到该颜色在纸张上的准确颜色。
例如,在印刷时金色和银色是按专色来处理的,即用金墨和银墨来印刷,故其菲林也应是专色菲林,单独出一张菲林片,并单独晒版印刷。
出血又叫出血位,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成品裁切,防止因切多了纸张或折页而丢失内容,出现白边。 套印
指多色印刷时要求各色版图案印刷时重叠套准。 “压印”和“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