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当前,我市夏玉米进入花粒期,是形成产量、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做好防灾减灾预案,为灌浆创造良好条件,对于确保粒足粒重,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排除内涝,减少损失。当前我市雨水偏多,个别地块造成了内涝,要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内涝,减少损失。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排净田间积水。要及早组织发动,通过疏通排水沟渠、启用排水泵等多种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消除内涝。二是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受灾玉米恢复生长。排除田间积水后,当能正常下田时,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以破除板结,防止倒伏,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及时增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如果出现倒伏,对玉米根部倒伏的地块,可及早扶正,促其尽快恢复生长;对穗上部茎折的地块,要及时割除茎折部分,改善玉米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灌浆强度;三是注意防好病虫害。雨后湿度大,病虫害有偏重发生的可能,采取杀虫杀菌剂混配,一喷多防,综合防治病虫害。提倡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二、酌情追施“攻粒肥”。追肥视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则可不施;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结合浇水及时追施,可亩施尿素5公斤或碳铵10~15公斤。对灌浆期出现缺肥的地块,还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可用1%~2%的尿素溶液、3%~5%的过磷酸钙浸提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能够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此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主要有玉米穗虫、叶斑病、锈病等。玉米穗虫,可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10克,或2.5%高效氯氰菊酯16~20克,对水45~60公斤喷雾,兼治玉米蚜。叶斑病,亩用18.7%丙环 嘧菌酯悬乳剂55~75克,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克,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对水45~60公斤喷雾。玉米锈病初期,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对水45~60公斤喷雾。
四、禁止打叶、削顶。玉米的收获前要保持绿叶面积,延长光合时间,防早衰,确保活杆成熟,促进粒重增加。禁止在玉米收获前打叶、削顶,确保玉米的丰产丰收。
五、适时收获。玉米成熟的外部长相特征是苞叶变色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标志玉米已进入完熟期,可以收获。如果绿叶很好,生长季节允许,可以再适当推迟5~7天收获,能够有效增加产量。
六、科学引导,提高秸秆利用质量。要积极宣传,引导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加强对机手的培训,确保玉米秸秆切碎抛匀,深翻时应添加尿素和腐熟剂,加快秸秆的分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玉米黄贮和生物质能综合利用试验。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