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大量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显著贡献。因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造成的自然灾害与传染疾病发生频率呈明显增加态势,势必要求目前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应对服务体系方面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调配、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应急事件得到有效处理。基层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具有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必须做到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依法科学及时有序,指挥好各部门的协调运作,保障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鉴于此,文章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只局限于卫生部门体系内部,其更关系到社会持续稳定、经济均衡发展和国家安全,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做到全面覆盖、不断提高运行效率,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随着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但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探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能够或可能对民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大规模群体事件。根据国家颁布的卫生条例,按照事件性质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件、传染病事件、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类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难以预测、偶发性、危害大、救治紧急等特点,在事件发生时,会因受害者人数众多而引起社会恐慌,从而严重干扰社会公共秩序。因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仅会对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还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甚至会对国家发展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控性仍然比较强
我国在2003年之后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不断加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初步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在社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不可控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其成因和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控性,基层疾控中心的科研水平无法进行快速判断,从而造成其无法在第一时间开展应对方案。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区域存在不可控性,无论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还是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都存在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性,对于基层疾控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2整体投入不足,制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作为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服务性质的机构,基层疾控中心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来自于政府部门的预算,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其工作开展过程中,虽
然在人员工资体系上不断完善,但是业务经费相对比较紧张,这不仅影响了医护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还制约了其工作的深入开展。久而久之,造成基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出现流失的情况,无法满足当前疾控工作开展的需要。 2.3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信息网络不健全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上,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监测预警机制已经初步完善,但是在相对偏远的地区,受制于资金和人才方面的限制,监测预警机制还存在较多漏洞。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传递上,主要还是以从下到上的单项传递为主,缺乏横向传播机制,遗漏掉较多比较重要的预警信息。此外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等相关的数据库建设上,还没有确立统一的标准,造成数据库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2.4应急队伍和保障机制建设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基层疾控中心的医护人员工作重心主要是集中在较为常见的传染病方面,县级医院多仅有县医院设有传染病科,且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在分级诊疗体系的要求下,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服务能力不足,很多时候还甚至出现拒诊的情形,缺乏后续的科学诊疗措施。在遇到较大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缺乏科学的培训和演练,造成医护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处理能力无法适应突发情况的处理需要。
2.5检测能力特别薄弱
由于资金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应急检验项目,在设备检验上远未达标,而且其中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与我国家要求的标准相距甚远,需要极力提高。对于一些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特别是那些致病原因还不明确的微生物,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更是无法迅速做出有效应对,因为这些部门都还不具备检测它们的能力。 2.6应急能力不足
我国各个地区的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在每年都会组织一些相关人员,去参加应急的演练和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的内容有限,引用的案例都是曾经发生过的,反反复复,如同嚼腊,没有创新性的案例,次数也不足,往往当现实中发生突发卫生事件时,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依然无法有效应对。因此,导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更是缺乏丰富的处理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工作经验。
3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对策 3.1加大财政拨款,确保物资充足供应
为了提高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物资得到充足的储备,我国相关的部门应当将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应对各种突发卫生的事件花费的所有费用支出纳入到财政体系中,确保各种检测设备、医疗器械等都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上.在开展一些关于应急物资管理的项目中,各个地区的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控制制度,将部门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化的处理,真正发挥应急物资的作用,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3.2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
基层疾控中心应当建立全面的检测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一整套一体化的模式,将网络、专项与站点监测三个级别的监测统一起来,全面构建基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报和警告体系,同时要重新整合现有的一些
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效果.借助监测疾控信息系统、传染病的自动预报警告信息系统等做到真正把握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环节,确保做到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尽早发现、及时处理,给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防控工作提供二十四小时的信息支持。要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的高度共享,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管理能力。 3.3完善疾控中心的应急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基本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有效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中心疾控中心应当安排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可以临时组织一批紧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小组,同时这些技术人员还应当及时为临时小组配备一些专业的器材、药品等,对管辖区内所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处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政府应该出面,为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协助,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更是应该敢于直面挑战,遇到问题不退缩,处理好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所有难题。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还应当建立一套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扬,提升应急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对于应急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懈怠和违纪人员,应当采取一定的惩罚制度,加强队伍的纪律性,确保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3.4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做好公众科普宣传,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应定期对基层疾控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时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全面提高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于基层单位的责任感及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为基层疾控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留住人才,才能更加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对于基层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强调基层疾控及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重要性,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重大损害。
3.5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科学的信息传递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一方面在于对事件性质的准确判断,另一方面在于诊疗信息的快速传递。这两方面信息的处理,都是依赖于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因此在下一步基层疾控中心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方面,必须加大在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平台,以此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还要养成强烈的危机意识,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系统,尽早将准确具体的信息提供给公众,以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6开展实地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能只依赖于应急机制的建立,还需要进行实地演练,以便当突发事件来临时,相关人员能够高效配合,及时解决问题。医院在面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时,主要工作就是实施医疗救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医护人员医疗技术、心理素质的锻炼,强化医护人员的救治能力,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为患者的后期治愈创造了优势。定期组织开展应急事件处理演练,通过对模拟应急事件的现场处理、救护,可以有效提升应急事件处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应急管理及救援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应急救援工作的成败。应急管理及救援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强基层抓起,需要从完善应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