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承德市兴隆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
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主体性B、创造性C、连续性D、长期性【答案】A
【解析】主体性即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
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故选A。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答案】A
【解析】个别教学制是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故选A。
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
A、遗传对人发展的作用B、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C、先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D、成熟对人发展的作用【答案】B
【解析】人在最初,本性是善良的。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
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这里主要说明了后天的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故选B。
4、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A、6—11岁B、7—12岁
C、11、12—14、15岁D、12、13—15、16岁【答案】C
【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11、12岁到1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从
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半幼稚、
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故选C。
5、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下列不属于教育公平内容的是()。A、起点公平B、过程公平C、资源公平D、结果公平【答案】C
【解析】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它包含教育
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三者是个统一体。故选C。6、课程的总体规划是()。A、课程设置B、课程计划C、课程设计D、课程要求【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的含义。课程计划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
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故选B。7、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答案】B
【解析】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所作出的反应,将道德判断分为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分为寻求认可(好孩子定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故选B。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责任。A、直接B、相关C、一定D、相应【答案】A
【解析】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故选A。
9、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答案】D
【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
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故选D。
10、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练习时间和反思体悟形成的一系列()。A、教学行为方式B、心智活动方式
C、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D、操作活动方式【答案】C
【解析】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联系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故选C。
11、在学校教育中,要求小学生锻炼身体、讲究个人卫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对学生()方面的要求。A、德育B、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