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梳理
第一部分
1.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2.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3.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4.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5. 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6.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7.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8.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9.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10.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1 / 13
11.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12.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13.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14.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15. 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16. 海水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7.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18. 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9.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20.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21.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22. 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23.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2 / 13
24.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25.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26.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27. 洋流的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8. 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29. 风海流的成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30. 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31. 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32. 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33. 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34. 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