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学术与政治论文(终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大学老师在教育学生中应扮演的角色 ——兼评《学术与政治》

马克思·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是由其在1919年向慕尼黑一批青年学子发表的两篇演说——“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构成的。其思考的核心是在这个世界被“除魅”的现代化时代里,学术与政治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教师或者是教育本身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应该选择扮演好哪种角色?

我们小组重点研读的是韦伯“以学术为业”的这部分演讲,即我们选择从学术角度出发,结合韦伯的想法,对现今大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众所周知,教师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名杰出的教师,小到影响万千学子的人生选择,大至引起教育体系的变革。那么,韦伯向意图献身学术、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从开头的这篇演讲中可以看出,韦伯在心里为“学术从业者”定了一个比较严苛的衡量标准,非志向坚定、目标明确的人难以入内。在书中第一节,韦伯就语气沉重地列述了“以学术为业”的外在困难,分析了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人堪忧的处境。他们要学会忍受制度不公、机遇难得、才干不被认可等重重考验。譬如体制,从韦伯那个时代发展至今,它仍然是制约学术或教学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大学教育急需完善的弊端之一。不健全的体制,消磨大学教师的研究热忱,致使其难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且在这种体制下,机遇又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若是运气不佳,可能个人的才华无法受到大众的赏识。

身处这种不利的环境就需要他们用坚毅的意志、积极的态度去克服了。

除了要敢于面对外在困难,韦伯还提出了对梦想以教师为职的年轻人自身素养的要求。在书中第二节,他就详细谈论到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热情、富有灵感、拥有人格魅力等内在品德。譬如专业,韦伯分析道:“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有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1我们所接触的许多深具价值的学术成就基本上是集中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成就(尤其在科学领域)。这些领域的顶尖人才不可避免地需要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但并不十分精通。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具备专业化的判断,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一门专业,才能运用理论切实地剖析它的核心问题。其实,韦伯向年轻学者所提的这些要求即使放在当今社会不过时,是每个大学教师为人师表应该努力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作为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如此去完善自身的。

韦伯有句名言:“人是受缚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大学教师尽管拥有强大的头脑和成熟完整的价值判断,但仍会遇到凭借现有学识无法破解的难题,也会不可遏制地陷入彷徨和迷惘之中,这时候就需要科学这一利器。在第三节中,韦伯就着重指出科学的非凡意义,在第八节中,他又强调了科学的“价值”,足以体现科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提道:以学术为业的目的在于“祛魅”,即通过科学帮助人们变得理智,使他们不再盲目信奉教条、崇拜偶像,能够头

1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

脑清明地去解决问题。“我们再不必再相信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不必再向神灵祈求。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计算方法去了解真相。”2韦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可知的,透彻知晓它只是时间问题。他还特地介绍观念与理性实验这两大科学工具,为学术研究、探索真理提供助力,帮助我们思索自我和事实之间的关系。

假若一名大学教师能在日后克服上述的内外纷扰,但眼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存在:角色定位。教师是应该纯粹地追求学术,还是以知识踏板走向仕途?不得不说,这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困扰了无数知识分子,只怪自古以来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太密,纠葛不断,让人无法从容地坚持学术。在中国古代,教师的使命就主要是为国家输送政治型人才,而非著书立说。时至今日,一名教师所行所言,依然避免不了与政治挂钩。

那么,韦伯为老师这个角色做出何种定位呢?在第七节中,韦伯表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是否具备领袖特质,那并不是使他在实际生活导向的领域——或者特定的说,在政治的领域——成为领袖的那些特质。”3他认为教师不该通过扮演先知与领袖的角色彰显其价值,这是徒然的。政治不属于课堂,而且课堂并不是教师宣扬自己见解的理想场所,这并非教师的天职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不可强硬地灌输自己的价值给“被迫保持缄默”的学生。大学教师出现在学生凝成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其举止谈吐对学

23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2页。

生有着非凡的潜在影响。教师要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重任在肩,扮演的角色其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非其他。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教育灵魂一般的核心存在。可惜,大师寥寥,甚至许多大学教师连教育者的本职工作都无法用心做好。

“中国大学出现一些与大学本质相悖的缺失,它们是:大学理念缺失;大学教师理想缺失;大学精神缺失;大学独立性缺失;大学制度缺失;大学行政服务缺失;大学教授话语缺失;大学特色缺失;大学学术评论缺失;大学信任缺失。”4其中教师理想、精神、信任这三项缺失与我们所讨论的大学教师的角色扮演相关,而且与学生的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们就重点探讨这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之道。

首先,大学教师理想。谈到此问题,无疑是要回到“大学教师学术与政治角色选择”这一讨论上来的。在中国大学官僚化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高等学府化身为事业单位,许多大学教师为职称评比或职位升迁而忙绿,原本纯粹的学术研究隐约有些变味。可以这样讲,大学教师缺乏的不是“理想”——政治理想,缺乏的是对学术成就以及自身人格的追求。

“大学因知识的传承而产生,大学更因政治的需要而延续。大学自古以来的双重功能,影响到中国大学教师自觉地以政治人与知识人为他们所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5人类是政治性群居动物,大学

45

摘自刘尧:《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第1页。 摘自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2005年博士论文,第1页。

教师也无一例外地会受这一特性的影响,谁都无法完全摆脱政治成为知识人,也不可能做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人,因此一些有远大抱负的大学教师在两种角色中痛苦徘徊。例如:典型代表胡适先生,他在知识人与政治人之间的尴尬处境,不知被后世多少学子写进文章探究。身处国家时局动荡不堪的年代,胡适先生难以放下的政治情怀自然可得理解,不过他始终认为教书育人乃是大学教师的本分。“适以为今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教育。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6激烈的政治运动并非安国良方,学术研究才是建设祖国的长远之策,是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人真正应该去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那么,大学教师该如何扮演好“学术研究者”的角色?我们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来论述。在科研上,要求教师纯粹地追求学问,不是为了迎合政治才去埋头钻研。大学教育正朝着专业化趋势发展,个人要想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就,必定是经过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没有人能在面面俱到的同时,还能在各个领域取得傲人成绩。韦伯也在书中谈到:“今天,任何真正明确而有价值的成就,肯定也是一项专业成就。”7大学教师专注于自身所擅长的学术领域,不仅利于其变得卓越,而且益于其在教导学生上更应用自如,更能发挥其价值。教师作为学生学术入门的引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

6

摘自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76页。 7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

能引领学生可以快速投入专业化的学习阶段,促进其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上,要求教师纯粹地传授知识,不推销自己的政治立场抑或是某种价值观。如今,在大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被迫坐在课堂听教师鼓吹一些与学术无关的观点。韦伯对这种现象明显抱有指谪的意味:“而在课堂上,坐在学生面前,学生必须沉默,教师必须说话。学生为了自己的前程,必须听某位老师的课,而在课堂上又没有人能批评教师,如果他不尽教师的职责,用自己的知识和科研经验去帮助学生,而是趁机渔利,向他们兜售自己的政治见解,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8他认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不会强加态度给学生。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处于被动弱势地位,对于老师的教诲,大部分学生选择低头接受而不反驳。一是因为学生习惯服从权威,二是因为学生相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资历浅薄,无法坚定地开口质疑。这不代表教师要放弃自己的“道”或是完全摈除自己的喜恶,老师在可以教学中分析利弊给同学听,但他本身应秉持价值中立。

在《论语·子罕》里孔子高徒颜渊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们认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便要像孔夫子一样循循善诱,在学生追求真理、探索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德国教学论专家克拉夫基也曾说过:“教师绝不能把他的教学主要看成知识和能力的传递,而应当看

8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页。

成是学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的一种帮助。”9老师教导的重点在于启迪学生,让他们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知识或技能理性地去分析某种事物,不被其纷繁的外表所迷惑,捉摸到其本质,并能够对这一事物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判断。这般,老师在教学上才算是成功的。

其次,大学精神。现今中国许多大学如同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缺乏蓬勃的朝气,整个学习氛围貌似都呈现出一种“疲态”。反映在大学教师身上的精神缺失,主要是独立自由精神和热情这两方面。

在大学官僚体制下的学术或多或少总受到政治的束缚,夹在两头的教师可以深切体会到一种矛盾:“学术工作使人清明而无力,政治参与则使人触摸得到历史之轮的转轴,却无法保持批判的自由心灵。”10尽管有诸多无奈出现在教师面前,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体制,但至少要具备追求学术独立自由、反抗制度弊端压迫的勇气,保持着求知者的尊严。作为以学术为业者,秉承一生的信条莫过于陈寅恪先生所讲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没什么比精神自由更为珍贵的了,它是灵感的来源。大学教师唯有坚守独立自由的精神,才能激发灵感,赋予教学以活力,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独立思考,诞生全新的想法。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但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一些不太尽职的大学教师,只会干巴巴读课文而不解析,一味

9

摘自克拉夫基:《范例教学与学习——在华东师大的讲演之三》,《外国教育资料》1987年02期,第48页。 10

摘自江宜桦:《学术与政治的纠葛及分际》,《学术研究》2009年11月,第4页。

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气氛非常僵硬。其实大多学生对上课提不起兴致,是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对教学的热情,或是无法受到其精神的鼓舞,融入到讲课中去。

没有热情支撑的课堂,真是煎熬。韦伯曾说过:“因为无论什么东西,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11这般学生和老师的内心皆是痛苦的,可是教学活动不会因此而停歇。瑞安斯以及其他研究发现:教师的热情和学生成绩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教师在教学中投注的热情高涨,往往会带动学生求知欲,促使其成绩上升。所以热情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

倘若一名教师想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想要课堂焕发生机,首先其自身要由衷地喜爱教学,愿意付诸精力与热情在教学研究中。然后能以热忱真挚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调化解尴尬,将会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融进课堂。彼得斯在《教育即启发》这样描述道:“伟大的教师们,一方面能够依循较为严格的方式来导引这种共同开展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能投注于这个共同事业的风潮,在这个事业之中,人人都因一股共同的热情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热情,就像催化剂,能够减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困难,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并且使彼此融合在共同的志业中,一起努力追求学术和真理。

最后,谈谈信任。在中国古代,教师是个受人尊崇的职业,学生与老师相处基本上是充满默契和信赖的。但如今伴随着大学教育的复杂化,师生沟通交流日益稀缺,信任危机正悄悄蔓延在师生关系中,

11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4页。

并主要反映在能力信任和情感信任上。在能力信任方面,学生质疑教师的学术水平,老师怀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情感信任方面,学生因感受不到老师的关怀而心生隔阂,老师因学生的冷漠而放弃接近。 师生双方的相互信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若是双方无法建立对彼此的信任,那将导致教学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这种教育可谓是失败的。“但是教师对学生信任的建立却不是预先给定的,它的产生和形成也并非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教师与学生长期主动构建的结果,是师生之间相互开放自我、接纳他人的开放性过程。教师作为社会成人代表,社会赋予教师一个具有信任感的角色,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其关键在于教师对自身这一特殊角色的要求。”12

教师想要扮演好其角色,只有一条途径可接近学生,这就是取得学生的信任。老师想要吸引学生主动靠近他们,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崇高的品格在身。崇高的品格会像一块磁石牢牢地诱使学生向他们聚拢,使学生可以敞开心扉信任老师,这样也使学生自身品格得以突破、重新塑造。“当教师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妙的情况:他把教师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他感到他可以信赖这个人。这个人并不使他为难,而正在参与他的生活,在有意要影响他之前能与他相亲近。于是他学习提问了。”13这般,学生和教师都能运用、发挥其才能,使彼此能在学术探讨双赢。这也是韦伯为何在书中要求大学教师具备品格这一内在素养的缘由。

12

摘自张翔、卢志刚:《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危机之社会学审思》,《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3卷第2期,第3页。 13

摘自马丁·布伯:《品格教育》,《中国教师报》2004年12月,第2页。

以上,便是我们对大学教师应该扮演角色的分析。在知识人和政治人的选择中,我们更倾向老师能更多地扮演知识人的角色,在学术领域开疆拓土,收获成果。实际上,罗列在文中的这些要求并没有约束力,完全依靠的是教师自身的意愿,可以说是对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的些许忠告吧。一名教师若能将这些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必会功成名就。诚如韦伯所言:“如果教师取得这方面的成功,我甚至愿意说,他就是在服务于“道德”的力量,因为他创造了义务的意识、清明的头脑和责任感。我还相信,他越是本着良知,避免向他的听众灌输或推荐自己的立场,他的这项成就会越大。”14

14

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4页。

学术与政治论文(终稿) 

论大学老师在教育学生中应扮演的角色——兼评《学术与政治》马克思·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是由其在1919年向慕尼黑一批青年学子发表的两篇演说——“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构成的。其思考的核心是在这个世界被“除魅”的现代化时代里,学术与政治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教师或者是教育本身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应该选择扮演好哪种角色?我们小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a6ir126gv3ef8l93tu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