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七单元教学方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七单元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 单元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教学重点 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教学难点 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 拟用 课时数

10 课题 21、文言文二则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 教学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目标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 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2.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3. 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课件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导入 1. 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个性化设计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学生读,谈体会。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3.出示【课件3:课题】(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鼓琴) 学生齐读课题。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 巍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绝弦”的意思。 新课

(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 教学

2.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 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 5.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 锺子期听他弹琴。

师: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吗?锺子期 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就懂了。

(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

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板书: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 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 (很好,很棒!)

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 (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 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 会怎么赞美他?(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 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 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 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预 设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 知音?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

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

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 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 (板书:志在太山 巍巍)

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汤汤乎若流水。 (板书:志在流水 汤汤)

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 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 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

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板书:死 绝弦) 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 ③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出示【课

第七单元教学方案 - 图文

第七单元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9t2b5xhq87g2499ip734mu7526kg600fm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