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教材-新高考】新鲁科版 物理必修2 能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教案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3 能量守恒定律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课标 要求 能量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 (1)理解和掌握物体跟外界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W、Q、ΔU的物理意义。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 3)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并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并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能量守恒的观点来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 知识与能力 教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1.重点内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学会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教师讲解,课件演示,指导学生看书 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明标自学”: 1.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物体跟外界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W、Q、 ΔU的物理意义。 (2)会确定的W、Q、ΔU正负号。 (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 (4)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实例; (5)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以前我们还学习过电能、化学能 等各种形式的能,它们在转化过程中遵守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板书】第六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二)进行新课 【板书】一、做功W、热传递Q、内能变化ΔU的物理意义 1.做功: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向另一种形式的能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内能由一个物体传递给给另一个物体,传递的能量用Q表示。 3.内能的改变: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发生了变化,宏观表现在温度和体积上的变化。 【板书】二、W、Q、ΔU正负号的确定 1.W,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 2.Q,物体吸热,Q取正值;物体放热,Q取负值。 3,ΔU,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减少,ΔU取负值。 【板书】三、W、Q、ΔU之间的关系 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外界对它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对外做功,也没有其他物体对它做功,那么,它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如果外界既向物体传热又对物体做功,那么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就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之和.用ΔU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量,用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用W表示外界对物体做的功,那么ΔU=Q+W 这个式子所表示的,内能的变化量跟功、热量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题】 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4.2×105J.外界对气体做了多少功? 解 由(1)式得 W=ΔU-Q =4.2×105J-2.6×105J =1.6×105J 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是1.6×105J. 思考与讨论 上题中,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但是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计算结果W将为负值.怎样解释这个结果?一般地讲,ΔU、Q、W的正值和负值各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板书】四、能量守恒定律 【课件演示】让学生先看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增强感性认识) 1.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假定这过程没有与周围物体有热交换,既不散热也不吸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内能就增加多少。公式W=ΔE表示了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这公式也反映出做功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数量恰好等于物体内能增加的数量。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过程中水的一部分内能通过热量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公式Q=ΔE表示吸收的热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ΔE,即W+Q=ΔE 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量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减少量和另外物体内能减少量(内能转移量)之和。进而说明,内能和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2.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 (1)介绍其他形式能: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同时放映幻灯片) ① 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 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 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画出图表让学生回答分析: 3.能量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量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历史上不少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器,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虽然很多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各种努力,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设计者完全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任何机器运行时其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果它对外做功必然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因而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5.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物理计算 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问打击20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铁锤的质量为1.2kg,铁锤打击铁2钉时的速度是10m/s,铁钉质量是40g,铁的比热是5.0×10J/(kg·℃)。 首先让学生分析铁锤打击铁钉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归纳学生回答结果,指出铁锤打击铁钉时,铁锤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且内能中的一半被铁钉吸收,使它的温度升高。如果用ΔE表示铁钉的内能增加量,铁锤和铁钉的质量分别用M和m表示,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用v表示。依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铁钉的内能增加量不能直接计算铁钉的温度,我们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等效为以热传递方式完成的,因此等效为计算打击过程中铁钉吸收多少热量,这热量就是铁钉的内能增加量。因此有 Q=cmΔt 上式中c为铁钉的比热,Δt表示铁钉的温度升高量。将上面两20?Mv2?80%?50%?24℃ 个公式联立,得出?t?2cm经计算得出铁钉温度升高24℃。在这个物理计算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如何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基本原理。 应该注意,有的同学把上述题目中铁锤打击铁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说成“铁锤做功转化为热量”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做功与热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环节四 当堂检测 教学过 新科标自主学习与测评. 程及方 P54-----随堂练习.1---2---3---4. 法 课 堂 小 结 二次备课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 应该知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通过课上的例题计算,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课后 作业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复习本节内容,完成练习第56---57页. 1)会确定的W、Q、ΔU正负号。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 (3)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

【新教材-新高考】新鲁科版 物理必修2 能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教案设计

2.3能量守恒定律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课标要求能量守恒定律课型新授课(1)理解和掌握物体跟外界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W、Q、ΔU的物理意义。(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3)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并会用ΔU=W+Q分析和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9py19ygdl6et871df8g8njyy26yqz018k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