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代诗歌赏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15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 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tuò)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写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13.咏物诗往往通过对物的描摹咏叹来表达人生的志趣和追求,即托物言志。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C.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14.“竹”是诗歌常见的意象,用来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使用了“竹”这一意象,诗人

寄托的情志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李煜在《虞美人》中,用

“ , ”两句将景物与人事对比, 写出物是人非之感。 ②《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 ”。 ③《赤壁赋》中作者和友人游赤壁时举酒互动,

“ ,

”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④和谐社会,人和大自然的植物、动物一起生活在地球村。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这种恬淡祥和的生活。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D (“更喜欢"错)(3分) 13.A(借景抒情)(3分) 14.参考答案:

①其一用“箨落长竿削玉开”“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写像碧玉一般的新竹挣脱束缚,一夜之间就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向上成长,直插云霄,寄托了诗人心怀凌云之志,不愿一直埋没,渴望早日实现的情志;

②其四用“古竹老梢惹碧云”,写古竹虽老,仍参天挺拔,梢可拂云,何等挺拔坚韧;“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大风吹来,千亩的竹子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声音,何等雄浑豪迈;“鸟重一枝入酒尊”写风和景明之日,一小鸟气息枝头,其景可入酒樽之中,何等静谧安闲。表达诗人对自己虽失意家居,贫困潦倒仍甘守清贫,应对困境,葆有雅趣的精神追求。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3 分, 意思对即可 15.(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评分标准】8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古代诗歌赏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15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箨落长竿削玉开,①②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③风吹千亩迎雨啸,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9p2y3kf8a9y6ym8c7oz9pugm7qnnb00f4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