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搅拌细砂砼时或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增加1~2min 外加剂加入前,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柴古排分离立交桥拌和站为750型,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因此最短搅拌时间为2.5min.
现场集中搅拌的砼,砼拌和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砼搅拌完毕后应检测其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同时还应观察砼拌和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砼的运输能力应适应砼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均匀性和规定坍落度。当砼拌和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送砼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砼倾入浇筑位置的盛器。砼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不得随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原水灰比不变。如经过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浇筑砼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和坍落度。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流管或振动流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捣实方法 用插入式振动器 用附着式振动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用表面振动器 配筋较密时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人工捣实 配筋较密时 150 150 200 浇筑层厚度 300 300 250 墩柱砼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实。用振动器振捣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每已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时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需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30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3) 墩柱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墩柱、台身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 在合格标准内 ±20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D检查 尺量:检查3个断面 权值 3 2 气温不高于25℃ 210 180 气温高于25℃ 180 150 注:当有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1 砼强度(Mpa) 2 断面尺寸(mm)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 2 水准仪:测量3处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2点 尺量:每节检查4处 2 2 4 顶面高程(mm) ±10 5 轴线偏位(mm) 10 节段间错台(mm) 预埋件位置6 5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10 1 7 (mm) 尺量:每件 1 以上表格摘自《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4)肋板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墩柱同。
五、质量控制
键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度。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质量兴业”的质量管理方针;提高全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用全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1)、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质检部协同各专业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教育,认真学习工程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掌握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技术交底制,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考核工作,实行关键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并选派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任班组长。
3)、施工前将各工序进行细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和机械检测、调试工作。针对施工重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制定重点、关键工程施工措施。
4)、设备配置应做到性能优良、状况良好、效能匹配,确保施工均衡连续。
2、事中控制
系梁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测量员、试验员应全程跟踪检测,检测结果应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反馈,现场负责人应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工序或工艺,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返工或补充加强。这些控制就是将问题、缺陷发现在萌芽或早期,并及时地按照正确合理的方法处理,避免质量问题扩大后的返工,最终使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使各项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尽量减少浪费。
3、事后控制
1)、认真搞好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是反映工程质量和进度、等级的依据,因此,搞好原始数据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项目部设有专职资料员,负责填写、收集、整理、保管,上报资料等工作,将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系统化,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2)、搞好施工验收工作,在施工质量验收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各工序进行验收作为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的依据。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指导以后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