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特征及亲子依恋的关系探究——基于沧州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特征及亲子依恋的关系探究 ——

基于沧州市高校学生样本的探究

曾新山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沧州地区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人格特征和亲子依恋关系的相关关系,以及亲子依恋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沧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同一性延缓状态约占三分之一;(2)大学生同一性水平存在差异;(3)大五人格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具有预测作用;(4)大学生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存在相关。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9(000)034 【总页数】3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状态;人格特征;亲子依恋

埃里克森(Erikson)根据“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及对应的发展任务。其中,他认为青年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里的自我整合,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这个时期,人们往往会对“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去做”等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有研究者认为,在大学时期,自我同一性会被确立,特别是20岁左右,是建立同一性的关键期。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玛西亚(Marcia,1993)根据青少年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这里的“承诺”可以看作是一种“投入”)的程度,提出了四种同一性状态: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同一性延缓(moratorium)、同一性早期封闭(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获得

(identity achievement)。个体既不进行探索,也不进行自我投入的状态被称为同一性扩散。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各种选择,但仍然没有做出承诺的状态被称为同一性延缓。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进行探索的状态被称为同一性早期封闭。青少年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探索,而且进行了积极的自我投入的状态被称为同一性获得。

王树青(2007)、王婧(2010)等人研究和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均发现各同一性状态上的大学生人数占比排序依次是:延缓状态>扩散状态>早闭状态>获得状态。并且王树青的研究发现,人格中的开放性、责任感、外倾性、高的亲子依恋对同一性获得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调查沧州地区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并探讨了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探寻关于“我”的问题。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5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47份,回收率89.4%,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97.3%。回收结果中:男性121人(27.8%),女性314人(72.2%);城市户口169人(38.9%),农村户口266人(61.1%);独生子女134人(30.8%),非独生子女301人(69.2%)。 (二) 研究工具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由Bennion & Adams(1986)编制,有四

个分量表。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期封闭、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四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大五人格问卷

《大五人格问卷》——由Costa等人编制,张建新教授修订,有五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均有5个项目。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与外倾性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0.69,0.81,0.67和0.73。这表明五个分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格情况。 3. 亲子依恋问卷(简版)

《亲子依恋问卷(简版)》——由Armsden等人编制,Raja等人修订,有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10项。其中,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两个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0和0.75。这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 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

二、 结果

(一) 大学生四种同一性的状态分布

沧州市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人数比例见下表1:扩散状态占32.4%,早期封闭状态占12.2%,延缓状态占 43.4%,获得状态占12.0%,即延缓状态人数>扩散状态人数>早闭状态人数>获得状态人数。这说明,目前沧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处在延缓状态的最多,扩散状态占到总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获得状态的人数相对较少。人数占比结果和目前已有研究(王树青,2007)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延缓状态占比结果与李文道(200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特征及亲子依恋的关系探究——基于沧州市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特征及亲子依恋的关系探究——基于沧州市高校学生样本的探究曾新山【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沧州地区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人格特征和亲子依恋关系的相关关系,以及亲子依恋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沧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同一性延缓状态约占三分之一;(2)大学生同一性水平存在差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9i1e1csgz2teb88j4i568ub00wtn2005y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