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杨宝林学术论文】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略说[技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体系的一部著作。由于刘熙载在大文艺观规约下来谈文论艺,因此,刘熙载的书论又呈现出有别于一般书论的特点。

1.理论色彩浓厚

刘熙载书论的理论色彩很浓,不同于一般的经验介绍。首先,刘熙载借助于 :《周易》的意象理论来切入书法的本质。《书概》云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书概》开篇刘熙载便引《周易》的意象概念,来论述书法的本质。《周易?系辞传》第十三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13]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意”即圣人的思想,“象”指卦象,圣人立象的目的,就是想把思想充分表现出来。刘熙载是借用《周易》的“意”“象”概念来论书法,进而认为“意”是先天的,是书法的本体,“象”是后天的,是书法的表现。那么进而可知“意”显然就是书家的主观情志,而“象”则是表现情志的点画、线条等的外在形象。这里既有文字观,也有自其转化而来的书法观。这是全书的总纲,也是刘熙载对书法本质的认识。

其次,刘熙载根据传蔡邕的“书肇于自然”的说法,提出“由人复天”的观点。《书概》云:

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 刘熙载是依据道家思想探讨艺术的生成理论。传蔡邕《九势》云:“书肇于 [14]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这种借助道家思想而

[15] 构筑起来的书法艺术生成论,简质而明了”。“书肇于自然”即摹拟自然,这只是“立天定人”,是从文字观向书法观的转变。“书当造乎自然”是一种人工的再造自然,是“由人复天”。“立天定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被动

的,书家只能从自然中汲取有益于书法的灵感;“由人复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积极主动的,书家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再造一个“自然”,重构一种人与自然的秩序。《游艺约言》对此尚有补充:“无为者,性也,天也;有为者,学也,人也;学以复性,人以复天,是有为蕲至于无为者。”“由人复天”是无为之境,刘熙载道出了中国艺术的真谛。

再次,刘熙载的“二观”说理论色彩更浓。《书概》云:

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矣。

刘熙载从哲学高度来探讨学书的过程,融合了儒、道思想。“二观”出自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六十二》:“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

[16]又安有我于其间哉~”《观物篇下》又说:“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17] “类情”、“通德”,语出《周易?系辞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

[18]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刘熙载所说的“观物”,即邵雍“以我观物,情也”、《系辞传》“以类万物之情”;刘熙载所说的“观我”,即邵雍“以物观物,性也”、《系辞传》“以通神明之德”。“情”,指情形、情状。“德”,即邵雍说的“性”,指品性、德性。“观物以类情”,就是书法类天地万物。“观我以通德”,就是通神明之性,书家从经验、感悟中神明自得,获得的书法真谛等,都是“以通神明之德”。张旭从惊沙坐飞、怀素从夏云奇峰悟到的笔法都属此类。当然,借助联想,以通神明之德还包括品德、文化修养等。“二观”说实际上就是书法创作时的想象和灵感的问题,刘熙载将其提升至道的层面来认识,高屋建瓴。

2.辩证论艺

刘熙载被誉为东方的黑格尔,《艺概》辩证论艺俯拾即是。《艺概》有一百多对相互对应的概念范畴,《艺概》思辨意味非常浓厚。

《书概》的辩证论艺也很多,如技法论中论笔法的提按、振摄、迟速、疾涩、完破、质文等都是。综观刘熙载书论中辩证论书,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矛盾的转化,一种是采取折中、调和的方法。属于矛盾转化这一类型的不多,如《书概》:

学书者务益不如务损。其实损就是益,如去寒去俗之类,去得尽,非益而何,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损”和“益”是相对的范畴,也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对立的两个卦名。 “损”,减损。书法如能去掉寒俭、俗气,本身就是“益”,矛盾向对立方转化。“美”“丑”也是如此,“丑”是一种大朴的自然状态,“美”则有一种人工痕。刘熙载的看法十分独特,发人深省。

刘熙载辩证论艺采用最多的方式是折中和调和。《书概》云:

或问颜鲁公书何似,曰:似司马迁。怀素书何似,曰:似庄子。曰:不以一沉着一飘逸乎,曰:必若此言,是谓马不飘逸,庄不沉着也。

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

将颜真卿书法模拟司马迁的《史记》、将怀素的书法模拟《庄子》,取其沉着与飘逸。但刘熙载认为司马迁也有飘逸、庄子也有沉着的一面。对南北书派的关注本身就体现了时代性,北书以魏碑为主,楷法遒劲;南书乃江左风流,富有韵致。刘熙载概括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但刘熙载又辩证看问题,认为“北自有北之韵,难自有南之骨”,属于典型的折中主义。

《游艺约言》中也有辩证论书的,如:

书尚遒、逸。遒,非直劲焉而已;逸,非直秀焉而已。

有狂篆、狂隶,有庄行、庄草。庄正而狂奇,此亦裒益平施之理,达者自知。

“遒”、“逸”本为两种相对的笔法或风格,但刘熙载却认为遒劲并非是“直劲”,俊逸也并非是“直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篆隶为正体,行草则狂逸,但刘熙载则辩证地看问题,他认为篆隶应“狂”,行草应“庄”,正所谓“庄正而狂奇”。 “裒益平施”语出《周易?谦?象》:“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王弼注曰:“多者用谦以为裒,少者用谦以为益,随物而,,?,与,施不失平也。” “裒”,减少。“益”,增加。意谓根据“谦”卦,多的让它减少一些,少的让它增加一些,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就是为了公平。“裒益平施”对于书体而言,就是狂逸的书体如行、草让它们端庄一些,端庄的书体如篆、隶让它们狂逸一些;狂逸的书体使之敛,避免漂浮,增强质感;端庄的书体使之放,避免呆板,增强灵动性。这明显有折中的意味。“刘熙载着眼于对应[20] 范畴所作的思辨,大都是以儒家的‘中和’之美为指归的”又回到了他的儒家文艺观。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刘熙载辩证论书最为典型。那么刘熙载为什么喜欢辩证论艺,这和大文艺观有何关系呢,《周易》为“五经”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易传》在解释《周易》的时候提出许多哲学范畴,如阴阳、刚柔、动静等,而这些范畴有的就与书法艺术紧密相关。金景芳先生认为“《周易》一[21]书是用辩证法的理论写成的”。刘熙载对儒家典籍滥熟于心。《艺概》每每征引《周易》,借鉴其辩证法也是顺理成章的。《老子》也讲辨证地看问题,其论美丑、有无、损益等对立统一范畴,很明显也被刘熙载《书概》所继承和发扬。而佛教尤其是禅宗也惯于辩证思维,刘熙载辩证论艺的圆通,也受禅宗思想的浸润。如此说来,刘熙载书论中的辩证论艺确实是践行了大文艺观。

3.崇尚简约的书论文本

刘熙载崇尚简约,《文概》云:“刘知几《史通》谓《左传》‘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余谓百世史家,类不出乎此法。《后汉书》称荀悦《汉史》‘辞约

事详’,《新唐书》以‘文省事增’为尚,其知之矣。”刘熙载的书论从形式上看,最明显的特点是篇幅短小,虽只言词组,却含义深刻,言简旨丰。如《书概》:

“篆尚婉而通”,南帖似之;“隶欲精而密”,北碑似之。 张长史书悲喜双用,怀素书悲喜双遣。

灵和殿前之柳,令人生爱。孔明庙前之柏,令人起敬。以此论书,取姿致何如尚气格耶,

在中国书法批评史上,书论著作数不胜数,书论的文体也颇多,然而用“概”为书论文体的,仅刘熙载一人,这不能不令人思考。诚然,《书概》原名为《论书诀》,后收入《艺概》,遂易为《书概》,与《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经义概》整齐划一。刘熙载为什么喜欢用“概”来谈文论艺呢,这不能不涉及他的学术思想。从学术上说,刘熙载是经学家,《兴化县续志》卷十三刘熙[22]载本传说“熙载治经无汉宋门户见,不好考据”。好友方宗诚《沪上观摩册跋》[23]云:“融斋性笃行恭,恪守宋儒之学。”从其不好考据来看,刘熙载属于宋学派;从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别上来看,他属于今文经学派。宋学派注重阐发经书之义理,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故语言简约。“今文经学派以《春秋公羊传》为[24]主要经典,着力发‘微言大义’”,这又牵扯到了儒家的文艺观。

刘熙载为好友吴大廷《读书随笔》所作的《题词》中说:

读《诗》读《易》两随笔,会体用于一源,而以明白正大、直截简易出之,此通人硕士之说经,所以卓然越俗也。曲学支离缠绕、穿空凿巧以为能事,不知[25]言愈繁而旨愈隐。此二书一出,定当如皎日见而阴噎消矣。教弟刘熙载拜读。

从中可以看出刘熙载崇尚简易,而反对曲学“支离缠绕,穿空凿巧”,认为“言愈繁而旨愈隐”。可见简约是刘熙载治学读书的一贯主张。而“概”正是简约的体现,《游艺约言》的“约言”与“概”如出一辙。据《艺概?叙》可知,“概体”具有“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和“触类引伸”的特征。

【杨宝林学术论文】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略说[技巧]

体系的一部著作。由于刘熙载在大文艺观规约下来谈文论艺,因此,刘熙载的书论又呈现出有别于一般书论的特点。1.理论色彩浓厚刘熙载书论的理论色彩很浓,不同于一般的经验介绍。首先,刘熙载借助于:《周易》的意象理论来切入书法的本质。《书概》云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书概》开篇刘熙载便引《周易》的意象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9f5d63mz24vbt01gdv99bpag891bi0043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